第六百八十七章 不在一個層面
甚至勉強說出來也沒人聽,只會被當成瘋子。
即便這樣,當秦德威說出了真實“歷史趨勢”時,滿殿君臣仍然都不太相信。
秦德威嘆口氣,又道:“第一,就是銀子!銀子!銀子!周邊哪些夷人能有這么多銀子?
日本夷人加上佛郎機人,每年能拿出上百萬甚至幾百萬兩銀子與大明通商,十年是多少?幾十年又是多少?
即便禁海絕貢,那也有屢禁不絕的走私!如果幾十年間上億兩銀子流入大明,那對我大明的影響是什么樣的?朝廷諸公可能預想過?
敢問閣老們,這樣前所未有的夷務,能以舊日章法應對嗎?你們翻遍史書,有過這樣往大明輸入海量銀子的夷情嗎?”
幾位閣老都不知道該如何答話,感覺與秦德威所思所想完全不是一個層次的,他們完全不明白秦德威想什么。
還有,也不知道這些話是不是秦德威胡編出來,故意危言聳聽的。
秦德威沒管別人心思,繼續說:“第二,事情皆有好壞兩面,有錢能使鬼推磨,銀子這個東西足以打動人心!
能拿出巨額銀子的夷人,若心有歹意,招兵買馬、收買內奸,應付起來只怕不比北虜輕松!
何況佛郎機人船堅炮利,在海外大肆攻掠,我大明也不可不防!
二十年前,前兵部尚書汪鋐任廣東按察使時,曾于佛郎機人大戰過!當時以數倍船只水路夾擊,才得以擊敗十艘佛郎機戰船!
就是朝廷擁有如此多能工巧匠,也不得不仿制佛郎機炮!諸位閣老便覽史書,請問可曾見過比中原還要船堅炮利的夷人?”
這個問話,又把幾位大學士問住了。一來是不熟悉這個領域,二來他們也不敢像秦德威那樣,很確定的預測和表態。
在皇帝面前,講話是要負責任的,如果以后發生了與自己意見相左的情況,那今日表態就成自己的黑歷史了。
秦德威見閣老們不說話,便再次對嘉靖皇帝奏道:“海外夷務或許在今日是小事,但在十年后、數十年后絕對不是小事!
古人趙武靈王尚知胡服騎射,難道我大明朝廷就不知變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