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 秦德威的弱點(上)
那些務虛的堂官可能沒有太多感覺,反正也可以將責任分派下去,但中層負責具體實務的都有壓力!
而且考成法實際上也分走了都察院部分考察職權,肯定也有不少御史不滿意!
請父親再想想,自古以來主張更易變法的人,有幾個下場好的?縱然如商鞅、王安石又能如何?”
聽兒子這么比喻,嚴嵩似乎感覺又又又恢復了一點點信心?
但因為性格原因,嚴閣老還是謹慎的說:“可是秦德威行事非常小心,并沒有大刀闊斧,遠遠沒到王安石、商鞅的地步!”
嚴世蕃答道:“以暴秦之無厭,對事功之野心,遲早會到那一步的!”
嚴嵩又說:“而且就你觀察到的這些雜音,只是小風小浪而已,動搖不了秦德威的根本,秦德威也完全有實力強行壓制下去。”
嚴世蕃又答道:“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又常言道,風起于青萍之末!
而卻一切事在人為,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不能連想的勇氣都喪失。”
說到這里,嚴世蕃感到了一丟丟的心累。
作為一個被秦德威毆打過數次的人,不但自己要堅強,還要不停的給父親做心理建設,簡直情何以堪啊。
但又搞又不行,父親是執政閣老,如果沒有父親這棵大樹,自己什么都不是!
過了兩日,按照秦德威提議的,大臣共同通過的“三六九臨朝”的制度,又到了太子朝會日。
又是文華殿,走完禮儀形式后,就是開會。按照上次確定的規矩,為太子身體著想,每次朝會只議論三件事。
首先要確定的就是議題,到底是議論哪三個事項。
左都御史屠僑又發聲說:“上次我曾提出三條,都是當前所應明確的事情。”
秦中堂陰陽怪氣的說:“一共就只能議論三件事,你屠僑就要提出三條,這朝堂干脆由你說了算,別人都只能聽著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