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有話好好說!
但再看目前形勢,明顯不是這么回事。文壇盟主四個字看似簡單輕松,但豈是那么好當的?
隨時都要判斷形勢,權衡得失,不但要算計眼前,該就舍就舍,該取就取,還要考慮長遠,知道潛在威脅在哪里,時時有未雨綢繆之心。
目前這情況,秦德威已經靠著驚人的才華,硬生生的把話語權搶到手里了,所有人都愿意跟他說話,都愿意聽他講什么,這就是最大的風向標!
所以顧老盟主已經做出正確判斷,事已至此絕對不能出手搭理小學生了。
反正本次聚會是江二公子召集和主持的,自己并不肩負責任,塌臺了也是江二公子的事兒。
秦德威突然就湊了過來,對著非常清醒的老盟主恭恭敬敬行了個禮:“顧老先生啊,這里以你地位為尊,所以請你評評理!”
前二品大員、南京文壇盟主、青溪詩社話事人顧璘:“......”
秦德威很憤憤不平的說:“你那弟子王朋友剛才說了,在下可是一個縣案首,在正常情況下,縣案首肯定能過府試,為什么還要跳出來發聲?”
稍遠處的王逢元愕然,他說的話有這個意思?
秦德威自問自答說:“所以在下要說說原因,全是因為在下對公正有疑慮!”
顧盟主一時也無語,縣案首這種最低端的頭名,居然在這時候還挺好用。
不明真相的群眾聽了,肯定會想,若連穩穩保過的縣案首都要鬧,那肯定有問題啊。
秦德威的議論攻勢連綿不絕:“為什么會對公正有疑慮?只看江朋友這個人就知道了,此人既不是該管官員,又不是考生,卻敢在這里對考試大發議論!”
“此人又憑的什么?剛才他敢代替父親辯解,足以暴露問題所在,說明他的底氣來自其父,不公正的根源,還是在于府尹!
“養不教父之過,如果府尹沒有不公之心,又怎會有這樣的兒子!而有了不公之心的府尹,又如何去做鄉試提調官?”
秦德威的邏輯一環扣一環,層層推進,再一次提出了質疑——府尹如果有不公嫌疑,還有沒有資格提調鄉試?
眾人齊齊無語,這江二公子千不該萬不該,不該在公開場合、同時又是在對頭面前,主動把自己爹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