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二章 三岔口抉擇(下)
一般情況下,同為正三品的詹事府詹事就足夠用了,不需要太子賓客這個虛職。
這次是遇到了詹事不能理事的特殊情況,所以朝廷才會想著另設(shè)立一個太子賓客。
而且還有另一層考慮,如果詹事陸深以后真的人沒了,太子賓客就可以無縫銜接的補上詹事位置。
明白官場規(guī)則的都知道,東宮屬官乃是官場中最頂級的清流,能夠與翰林院并列的。
何鰲起復(fù)求官,原本最好期待就是換一個大省的按察使,運氣爆表了或許還能混一個布政使或者巡撫。
但沒想到嚴閣老一開口就是總管東宮事務(wù)的太子賓客,而且太子賓客性質(zhì)只是兼差,本官肯定要安排一個侍郎!
對于一個原貴州按察使來說,這就不是運氣爆表了,稱得上運氣逆天也不為過。
此時心靈遭受巨大沖擊的何鰲,也顧不上在秦黨與嚴黨之間的糾結(jié)和蛋疼了,下意識就說了句:“在下何德何能當(dāng)?shù)闷鹑绱溯o導(dǎo)重任?”
嚴嵩笑道:“沅溪過謙了!太子賓客掌規(guī)諫之責(zé),沅溪當(dāng)年以正直聲聞天下,如何不能為太子賓客?”
何鰲繼續(xù)謙虛說:“朝中賢良何其多也,在下一介庸才,又算得了什么。”
嚴嵩嘆道:“賢才雖多,卻不是每個人都有時運,而你何沅溪就是一個有時運的人啊!若為薦舉你為太子賓客,必定眾望所歸,無人可與你爭。”
作為近年一直在外省為官、年紀才四十多歲的人,何鰲從來沒想到過,眾望所歸這個詞居然能用在自己身上。
一般情況下,眾望所歸這個詞都是形容朝廷大佬,或者特別資深名宿的。
旁邊的嚴世蕃插嘴補充了一句說:“誰讓秦德威是你何大人的學(xué)生?只要秦德威不能不支持你,那么誰還能反對?”
何鰲暗嘆口氣,原來嚴閣老所說的眾望所歸是這個意思。
歸根結(jié)底,眾望所歸這個詞還是屬于朝廷大佬的,普通官員身上哪能有什么眾望所歸?
嚴嵩最后又對何鰲推心置腹的說:“你我也算是相交多年,以后同在朝中為官,我輔佐皇上,你輔導(dǎo)東宮,各有其責(zé),理當(dāng)互相扶持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