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四章 秦德威的弱點(下)
這種感覺讓秦德威感到很別扭,而且很受約束,畢竟他不能說考成法不好。
嚴閣老不禁嘆道:“你秦中堂提出的考成法,你卻反對推廣,莫非秦中堂顧惜自身安危,故而不肯用力?
秦中堂向來奮發有為銳意進取,萬萬不可當那種干大事而惜身之人!”
正在這時,有值殿的錦衣衛官進來,稟報說:“外面報稱有來自浙江的六百里加急公文!”
聽到這句話,讓眾人在習以為常之余,又多了一點意外。
習以為常是因為,加急公文本身并不稀罕,尤其歸于軍機處后,找到這里稟報就更不稀罕了,畢竟負責軍機處的秦中堂就在這里。
意外是因為,因為六百里加急公文一般都出自多事之地,比如邊鎮這樣的地方。
浙江尤其是北部,稱得上富庶承平之地,不知道發生了什么,居然要動用六百里加急。
秦德威則松了一口氣,總算有個事情能岔開話題了,
這種級別的加急公文,必須要第一時間處置,于是通政司派來的信使被召進了殿中。
加急公文一般都是機密,外人不得與聞,但站在這里議事的都是朝廷核心了,保密等級都很高。
但信使還是問了句,“秦中堂不去獨自拆閱?”
秦德威很大度的鼓勵說:“若真有大事,還需要袞袞諸公共同議定,你但說無妨!”
那通政司信使便稟報道:“浙江海外出現了大批倭寇!”
倭寇?還是大批的?秦中堂一時間錯愕不解,按照歷史規律,大規模的倭寇還要等幾年,在雙嶼港被明軍打破后才能出現。
而且自己去年發放了一堆貿易勘合,按道理來說,有貿易渠道的情況下,不應該有大批量的倭寇啊。
那信使又詳細奏道:“先前有九艘船,持三張勘合,聯合跨海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