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一代不如一代
不懂門道的人,看公告看得一臉懵,這到底是什么意思?然后就見公告下面一群士子歡呼雀躍的離去了。
公論顧名思義就是公共輿論,是地方人心的一種反應,可以作為一種依據,決定很多地方事務,比如推薦人選入鄉賢祠、名宦祠之類的。
在大明文風盛行,讀書人特別多,尤其是秀才多的地方,有一句話叫“公論出自學校”。
而學校就是地方儒學,一般也就是縣學了,“公論出自學校”這句話意思就是,輿論口碑大都是由讀書人引導的。
所以“付之公論”的意思,懂行人一看就明白了。估計就是交給縣學士子公審,然后匯總交給縣衙走個司法程序。
具體到江寧縣縣學,那當然是由學霸秦德威牽頭組織了,無非是指定若干人,抽簽若干人。
當初同學們之所以鼓搗“歡迎秦德威載譽歸來”儀式,就是因為秦德威承諾過,將會給大家提供露臉機會,大家才會去城門口的。
于是南都官場里的人全都看出來了,這申知縣簡直就是個比工具還工具的工具人。
前任馮恩還知道掙扎幾下呢,這姓申的現任卻連掙扎都不掙扎,直接躺平了!
幾家歡樂幾家愁,嚴嵩嚴世蕃父子坐在府衙官舍里,長吁短嘆。
今天江寧縣縣衙膽敢向南京內守備廳發帖,請內守備廳將先前提走的縣衙待決囚犯交還回來。
當然現在由于縣獄空間緊張,只需要象征性交還幾個就行了,所以縣衙還給了一個名單,里面就有嚴世蕃的名字。
關鍵是,注定進入垮臺倒計時的潘太監居然同意了,這遭遇讓嚴世蕃覺得自己像個傻子。
聽說外面人都傳言,秦德威當初苦苦勸嚴公子不要去內守備廳,但嚴公子是個弱智......
越想越煩,嚴世蕃情緒暴躁的說:“這秦德威為什么一定要跟我過不去!”
當然這句話就是純發泄了,以嚴公子的智商,不會看不出問題所在,秦德威明著弄自己,其實盯著的一直是父親手里的資源。
嚴嵩長長的嘆口氣,送給潘太監的好處,又踏馬的打水漂了,不知道潘太監肯不肯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