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人在哪呢?
而且在更北邊的撫順關,受到了榜樣鼓舞,也出現了兵變。
于是秦德威暫時只能一動不如一靜,繼續留在了廣寧驛館舍觀望形勢。
不管怎么說,雖然有兵變,但廣寧城并沒亂,總比到處瞎跑安全。
在秦德威眼里,廣寧城這種本土軍戶鬧事性質的兵變,其實和內地省份的民變差不多。
參與兵變的軍兵同時也是本地居民,扣押官員占居衙署向朝廷示威要錢,就已經是極限了,總不能在自己家里燒殺搶掠。
從京師來的加急圣旨送到廣寧城,由鎮守太監王純先接了。
然后王太監一臉懵逼的將總兵官劉淮、廣寧衛指揮使袁璘叫來,傳達了朝廷最新旨意,于是劉總兵、袁指揮也懵逼了。
“以翰林院修撰秦德威為欽差宣撫大臣,就近處置廣寧城兵變。
丟棄在廣寧城的巡撫關防、旗牌暫時由秦德威保管,等待交與新任巡撫。
遼東巡按御史曾銑處置遼陽、撫順兵變。
以遼河為界,若再出兵變,秦德威與曾銑按河西河東分別處置?!?br/>
最懵逼的莫過于廣寧衛指揮使袁璘,他本想把壞事變好事,刷一波功績!
遼東衛所體系最大的那個人,遼東都司都指揮使劉尚德激起遼陽兵變,肯定要被撤職了,所以遼東衛所武官的上升渠道立刻出現!
他袁璘若在廣寧平亂立功,很容易就能往上走了!
廣寧衛堪稱遼東前二的衛,地位本來就很特殊,他袁璘不是沒機會直接升為遼東都司的正二品都指揮使!
可是朝廷怎么派了個欽差來負責處置?那他袁璘怎么立大功!
難道他們廣寧最高三人組的友好協商,全白費了?
更讓這三人懵逼的還有兩點,第一點,一般外派平亂的欽差,從來沒見過直接派翰林官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