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肖弟子
所以張老師內心非常憋屈,憑什么要為了不知收斂的學生而壓抑自己從政理想!
想要師道尊嚴訓斥弟子,結果每說一句,某不肖弟子能頂回十句,于是更憋屈了。
既然在政治上被迫無所作為,那就只能寄情于詩文。這也很正常,再說詩文本來也是翰林院的工作。
結果張老師進獻的詩詞文章也沒出彩,一年下來反響平平。
主要是翰林院里幾個詩文水平最好的人(除大半年缺席的某人之外),隱隱形成了以蔡昂為首的小團伙。
他們互相切磋斧正,截長補短,齊心合力,幾乎壟斷了翰林院優秀文章,連連被皇帝點贊。
又因為去年與蔡昂競爭翰林學士,所以張老師與蔡昂面和心不和,被這個小圈子排斥在外。
因此這一年來,張潮張老師的日子很不爽,這也是他看秦德威氣不順的緣故。
尤其可惡的是,這門生弟子不說主動捉刀代筆,連個主意都不幫忙想!
完全無視老師的處境,對老師遭遇不管不問,不當人子!
眼看著一年即將過去,冬季又是個總結的季節。
翰苑中層以上圍在大堂聚講學問的時候,自然而然的也談論起了諸人的本年度成就。
張潮身為少詹事兼翰林學士,在翰苑地位也是能排前幾號了,對這個話題竟然無言以對。
政事不敢參與,文章不能出彩,還有什么可說的?
“慚愧慚愧,兩手空空,一事無成。”張學士只能謙遜的說。
侍講學士蔡昂“打趣”道:“張前輩還是做了些事的,比如協助宮中鑒別和清理佛物,又不辭辛勞遠赴城郊,監督燒毀了幾萬斤佛骨。”
眾人不一定有惡意,還是忍不住哄笑了幾聲。
這還真是張學士今年所做的事情里,唯一能讓人想起來的,誰讓他去年上疏說“請禁毀宮中佛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