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 講理(上)
我們武勛矛盾雙方的講理,就是遍邀好友,多帶家奴。到時候比拼雙方實力,以達到以理服人的目的。”
就是各自召集紈绔子弟助拳,聚起家奴火拼一場?秦德威不禁陷入了沉思。
馮恩也感到了棘手:“若在京師,這種講理對我方不利啊。”
想想就知道, 那些勛貴都是世代居住在京師,只要家境不敗落,能召集的家奴怎么也比外地來的京官多啊。
而且咸寧侯仇鸞算是混得很不錯的勛貴,在武勛里地位不次于國公, 召喚能力肯定強大。
真要召喚了一群公侯伯子弟,要講理就很難講了。
徐妙璟出了個主意說:“要不要請我們徐家的定國公出面說和?”
徐家兩門國公,南京是魏國公,北京是定國公。當代定國公徐延德很年輕,輩份上是徐妙璟的遠親侄兒。
原來定國公與徐妙璟這樣的破落戶,已經沒什么往來了。
但最近徐妙璟在錦衣衛混的不錯,經常幫秦廠公跑腿打雜,結果又能與國公爺說上話了。
以定國公的身份,絕對夠資格當中間人了,而且也是年輕人,摻乎這事不算為老不尊。
但秦德威大手一揮,對徐妙璟說:“反正也是閑得無聊,也不用找中間人說和了,你去給仇鸞傳個話!
就說馮大人這事我接著了,讓仇鸞速速來道歉,不然他這面子里子全都要沒有了!”
徐妙璟有點小興奮,搓著手就出去跑腿了。
他自幼家境敗落,在武勛圈子里屬于小透明一樣的存在。
別人講理也用不上他,他也不敢跟別人講理,只能看著別人揮灑意氣。
所以長這么大,徐妙璟還是第一次出面張羅這種講理的事情。
說不定還能深度參與一下講理過程,算是彌補了人生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