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 開戰開戰開戰
這樣的配合十分高效,要比炮手一面操炮, 一面觀察打擊目標來得更加迅速。
兩個炮連的連長,王承柱和榴彈炮, 對于這種擲彈筒小組作戰模式非常推崇。
兩人還額外地對觀察手和炮手進行了訓練。
甚至在團里拉起了炮兵學習班,專門為獨立團訓練炮兵人才。
去學習的戰士,如果在炮兵領悟表現出相當天賦的,孔捷便會批準該戰士由步兵轉為炮兵。
說到這里,為什么要專門研究這種擲彈筒作戰戰術呢?
團長孔捷的原話是:
“任何作戰部隊的高明之處,都在于他們利用有效的炮火,對己方步兵的保護。”
“咱們與日軍作戰之中, 為什么咱們的傷亡總是比小鬼子大?為什么鬼子的步兵即使發起沖鋒,傷亡也可以有效避免很大的一部分?”
“因為人家小鬼子在步兵發起沖鋒的時候,總有后續的炮火隨時掩護,鬼子在靠后置放的擲彈筒, 能夠隨時在六七百米的有效射擊范圍內,定點清除咱們用來阻擊鬼子步兵的輕重機槍火力點,還有迫擊炮、擲彈筒等火力點。”
“這一點,我想大家在戰場上多次與日軍交手,也有所發現,這鬼子的擲彈筒只要率先被咱們敲掉,鬼子的步兵也就沒有那么猖狂了,甚至只能被迫躲在掩體后,不敢發起沖鋒。”
“這說明什么?說明小鬼子也怕死,他們的步兵之所以厲害,不過是靠著后續的炮火支援罷了。”
“另外,說到抗戰以來咱們與鬼子交手,吃虧最多的正是在鬼子的擲彈筒手上的,鬼子的擲彈筒對咱們部隊造成的傷亡,根據總部的統計,幾乎占了咱們部隊傷亡的32%以上。”
“這意味著咱們每犧牲十位戰士,就有三到四名戰士是被鬼子的擲彈筒炸死的。”
“別看這種輕型的火炮,它重量輕,口徑小,工藝相對于復雜的步槍來說更為簡單,生產成本甚至不到步槍的四分之一,又足夠隱蔽,快捷高效,威力更是不弱。”
“如果有鬼子的老炮兵操作,基本上是一打一個準,咱們這邊只要在他們擲彈筒的有效射程之內,輕重機槍一露頭,要不了片刻,鬼子的炮彈一準兒砸過來。”
“所以,吸取到這些教訓,咱們獨立團今后與日軍的作戰,要重點對付鬼子的擲彈筒火力。”
“無論什么時候,戰斗一開始,要率先打掉鬼子的擲彈筒,咱們要讓這種戰斗風格,甚至是成為咱們獨立團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