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3 多方參戰(zhàn) 打破僵局(求月票)
收到平安縣城方向傳來的緊急求援通訊之后,川洼信俊雖然有些懷疑此事有些蹊蹺。
但軍事緊急,刻不容緩。
將軍從司令部離開的時候,將大本營交由他照看。
眼下如果平安縣城被八路軍拿下,不說帝國部隊的損失多少,帝國軍威必然會大受挫敗,又怎么對得起將軍的信任?
另外更是日軍的性格使然,在正面戰(zhàn)場節(jié)節(jié)勝利,打得國軍潰不成軍的小鬼子,早就逐漸養(yǎng)成了目空無人的性子,在占領區(qū)面臨一些裝備落后、彈藥稀缺的土八路時,更是不以為然。
在這些日軍將領們看來,縣城如果被區(qū)區(qū)土八路攻破的話,那簡直是天大的恥辱。
想到這里,再不猶豫的川洼信俊,當即通過總司令部向各方縣城指揮部傳達了通訊,調令陽泉、譚縣、張莊、太谷,還有太原城,各路援軍迅速馳援平安縣城,消滅進犯平安縣的八路軍部隊。
日軍大體的兵力調動大體上與孔捷、李云龍、丁偉三人預料的差不多。
至于出動的援軍方面,川洼信俊也考慮到眼下的軍主力不在,八路軍或許會掉虎離山,再趁機攻打其他縣城。
所以下令從各方縣城增援平安縣城的前提是,保證自身縣城的防御力量不能被大幅度削弱。
這也就導致了各方增援過去的援兵并不是太多。
陽泉一路出動了日軍兩個大隊左右的兵力(中途據(jù)點增兵匯合)、張莊出動了兩個大隊、太谷方向出動了一個大隊、譚縣一個大隊、太原城方向則是調用了一支炮兵中隊,外加一支步兵大隊,通過火車運輸,迅速向平安縣城方向轉移。
共計七個大隊左右的兵力。
外加上華北治安軍的三個團。
還有和離了平安縣城較近的一些大型據(jù)點,也派出了一定的援軍。
但就算如此,這樣的兵力規(guī)模對于日軍來說,其實真的不多。
要知道,當初大掃蕩的時候,為了對付一個小小的獨立團,日軍便臨時調集了將近十個大隊的兵力。
眼下也就是敵軍主力不在,否則增援的兵力甚至還能增加上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