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 人口紅利
董三道:“團長,這肯定的,一個人管三張嘴巴吃飯哪有那么容易?”
孔捷道:“如果又來了三個人,而這三個人都是成年勞動力,現在是四個人開荒種地,供應六個人吃喝呢?”
徐輕年道:“那情況就會好得多,一個人物種地,能養活連帶他自己在內的多個人……團長,我明白您的意思了,您的意思是,這三個人就是您說的災民?”
孔捷笑道:“不愧是金融系的高材生,反應很快,我正是這個意思。”
“說一句很殘酷的話,一個地方發生災情,百姓顆粒無收,沒飯吃,只能想辦法逃到外地去填肚子。”
“體質弱的老人、孩子、婦女,甚至是虛弱到連走路的力氣都沒有了。往往能夠從災區闖出去逃難的,多是一些青壯群體。”
“這些人雖然是災民,可同樣是最容易獲得的勞動力。”
“如果我們可以將這些逃難過來的民眾妥善處置,讓他們吃飽肚子,有遮風擋雨的地方,咱們淳樸的民眾不會介意多出點力氣的。”
孔捷說的是大實話,這年頭,只要能吃飽肚子,民眾們又有什么是不能干的呢?
天災橫行,又兵荒馬亂的時候。
為什么那么多樸實的老百姓寧肯頂折死亡的風險去當兵?
不就是為了有口安穩的飯吃嗎?
當兵是需要時刻準備付出生命的,而孔捷安置了這些災民之后,只需要他們出一些力氣罷了。
徐輕年深以為然道:“團長,您要是從這個角度來說的話,的確是這么回事兒。”
“難民的出現會給咱們帶來更多的勞動力,如果可以將這些勞動力充分的利用起來,的確可以為咱們根據地創造更多的財富。”
“你可以稱之為人口紅利,或者人口效益、人口利益之類。”孔捷笑道。
“人口紅利?”徐輕年十分詫異,他還是第一次聽說這樣的詞匯。
孔捷道:“簡單一點解釋,就是指在一片區域內,可勞動人口的比例比較高,從而為整片區域提供更多的生產力,推動整體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