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 落荒而逃的第八混成旅
但有一點是絕不可能達到的,那就是擁有自己的航空部隊,并與日軍的航空部隊相抗衡。
這一點以八路軍現有的工業基礎,以及復雜的對敵環境來說,簡直天方夜譚。
在孔捷看來,現階段與其費力不討好地發展己方的航空力量,倒不如花點心思研究防空與對空力量。
孔捷深知道一旦日軍的轟炸機來襲,根據地將遭受什么樣的命運。
所以在牛口村以及周邊根據地的建設以來,孔捷對于防空建設是相當看重的。
每個村子至少都要準備兩到三處堅固的防空洞。
這些防空洞,可是獨立團戰士們花費了將近小半年時間,借助原本就相當堅固的山體,挖設打造出來的。
鬼子就算是有幾十架飛機,輪番轟炸,炮彈不斷地落在同一個點上,也別想輕易炸塌如此堅固的防空洞。
有了躲避鬼子轟炸機轟炸的防空洞,自然要配備相對應的防空警報設施。
對此,孔捷下令,在每座村落的村頭以及四周高地上,修建木頭搭建的瞭望臺。
這些防空嘹望臺每座高達將近六米,由戰士輪班替崗,二十四小時看守,并配備手搖警報器,配備偵查望遠鏡。
聲音嘹亮的警報器從嘹望臺頂端作響,可以迅速傳遞到四面八方。
另外,這警報器一共能發出兩種聲響,一種是航空警報,另一種則是敵襲警報。
這些常識,宣傳干部們是對村民們進行過普及的,鄉親們都很清楚具體對應的情況。
一旦警報響起,到底是立刻轉移到防空洞進行躲避,還是按照撤離演習進行轉移,鄉親們很快就能做出判斷。
這瞭望臺外加上警報器的妙用,防范鬼子飛機偷襲的同時,同樣起到村落安全警戒的作用。
十分實用。
此刻聽到動靜,榴彈炮臉色一變,連忙催促道:“快,抓緊時間,立馬把所有火炮送進防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