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 開戰開戰開戰
日軍開始反擊,主要以擲彈筒炮轟。
這是他們在地勢較低的山路上, 反擊兩側山林里, 借助樹木作為掩體居高臨下射擊的八路軍戰士們的最佳手段。
反擊也立馬奏效, 獨立團這邊出現了些許傷亡。
至于四營長雷大生,他很清楚自己的使命。
眼前并不是他與日軍展開決戰的時機。
在成功偷襲了日軍一波,干掉鬼子的二十多名偵察兵, 又偷襲了日偽軍一陣之后,雷大生當即下令后撤。
另外, 在進攻之時, 雷大生特別交代, 讓戰士們分散伏擊,所以面臨鬼子的擲彈筒炮轟反擊, 戰士們的傷亡控制在預期之內。
雙方短暫的三分鐘交鋒之后。
日軍折了偵查小隊,又有七八具擲彈被山林上的八路軍用擲彈筒火力清除。
這是獨立團吸取日軍擲彈筒作戰的經驗,自創出來的屬于獨立團的擲彈筒小組配置。
觀察手一人, 配繳獲的日式測距望遠鏡一個。
炮手一人, 負責具體操炮, 發射。
裝填手一人, 負責及時給炮手裝填炮彈。
這樣的小組配合在戰斗中發揮出不錯的威力。
當擲彈筒小組在山林的某處位置點待定之后,觀察手通過測距望遠鏡, 很快鎖定鬼子的擲彈筒所在的具體位置,確定目標點方向,并通過測距望遠鏡測出大致距離。
炮手得到目標點的坐標之后, 立馬與裝填手配合,定點清除鬼子的擲彈筒火力點。
而就在炮手與裝填手配合著打掉鬼子擲彈筒的時候, 觀察手又會繼續進行下一打擊目標點的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