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 這是你們的戰場
孔捷將木板裝置放在石桌上,然后介紹道:“名字非常簡單形象,子彈雷,制作工藝很簡單,而且非常節省材料,木板,鐵釘,竹筒,然后一顆步槍子彈,什么口徑的都成。
做好之后,大概的樣子就是現在你們看到的樣子。
這子彈激發雷在制作的時候,先找一塊寬長適度的木板,然后用一根鐵釘將木板釘穿,鐵釘的尖段露出木板約三毫米的長度,上面在固定上內裝了槍彈的竹筒,裝在竹筒里的彈頭向上露出竹筒約五毫米,然后淺埋在土中。
當鬼子踩上去的時候,壓力施加,竹筒內的子彈會受到壓迫,子彈的底部是底火,用尖銳的硬物突然碰撞,會點燃子彈內部的發射藥,增大內壓,賦予彈丸較高的初速度,最終激發子彈。
接著,子彈會從泥土中飛射出去,即便威力不足以直接射殺踩到激發雷的鬼子,也能射穿鬼子的腳掌,讓小鬼子喪失行動能力。
若是有小鬼子倒了血霉的,這穿透了腳掌的子彈,搞不好也會打穿他的喉嚨。”
李云龍和趙剛對于子彈的擊發原理自然不陌生,孔捷介紹完,兩人都是眼前一亮,意識到這些裝置是簡單可行。
而且非常實用,戰場上打傷一個鬼子,甚至比打死一個小鬼子來的效果還好。
鬼子死了也就死了,并不影響活著的鬼子繼續戰斗。
要是有小鬼子受了傷,還得安排一到兩個鬼子負責照顧傷員。
小鬼子總不能讓自己的戰友在原地等死吧?
這樣一來,對日軍的兵力就會形成很大的損耗。
趙剛感慨道:“若是這套裝置真的可行的話,老孔,你這個子彈雷的作用可太大了,一顆子彈外加上這些簡單的設材料,就能制成殺傷鬼子的子彈雷,實在是方便。”
孔捷道:“必須可行,而且制作非常簡單,不說是咱們,民兵同志那邊,一個人一上午就能制作幾十個這樣的子彈雷。”
“這幾日我一直在想著,怎么加強村莊的防御問題,小鬼子一旦發起大掃蕩,咱們最頭疼的就是村莊,還有百姓們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鬼子是肯定會進村的,村子是死的,咱們搬不走,那么既然知道鬼子肯定會進村,為什么不把村子打造成一個一步一陷阱的墳墓,專門用來埋葬小鬼子呢?”
“但凡進入村莊的鬼子、偽軍被多殺傷一個,咱們反掃蕩的壓力就會少上一份,這對咱們來說那可是好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