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 壯大的獨立團
“目的只有一個,將新兵戰士們集中在一起生活和訓練,半個月之內,要讓新兵同志們徹底了解咱們獨立團的生活作息、訓練方式與強度,以及作戰風格,好讓戰士們早日從以前的民兵、地方軍等各種身份,正式適應,并轉變成為咱們獨立團的一員。”
“新兵訓練期結束之后,新兵營自動解散,所有新兵同志打散編入正式作戰部隊。”
二營長沈泉詫異道:“團長,這新兵營倒是個稀奇事,咱們八路軍好像還沒有聽說過哪支部隊,有這樣的先例。
不過仔細想想,這新兵營的確實用,把新兵們集合起來,集中進行各項學習和訓練,新兵訓練期結束之后,再打散編入部隊。
這可比咱們以前直接把新兵塞到隊伍里,要好得多。”
孔捷道:“情況不一樣,咱們獨立團以前擴招,也從來沒有出現過眼前的情況,一下子多出這么多的兵力來。
眼前咱們獨立團的情況,其實也有些出乎我的預料。
所以臨時組建新兵營就很有必要了。
等到把這批新兵消化之后,新兵營編制自然就解散了。
往后,咱們獨立團就可以按照這次的先例,或是在營里擴建新兵連,或是在連里擴建新兵排,用來給新兵們集中進行學習和訓練。
戰斗的時候也可以把這些新兵隊伍帶上,安排在戰斗的最后序列,讓他們在實戰環境中體驗和學習,爭取通過這種方式早日成長起來。”
政委趙剛倒是一言道出本質:“新兵營或者新兵連這樣的臨時編制,更多的是為了讓加入的新兵們,快速適應從民轉為兵的這個過程。”
“其實從咱們的民兵組織,到地方部隊,再到咱們正規軍部隊的轉變,這其中的過程和這些新兵編制的作用是差不多的。”
孔捷笑道:“政委說的一點沒錯,也就是咱們獨立團有這份底氣,所以才敢一口氣壯大這么多的兵力,這要是擱在別的團,也只能把這些兵力養在村里的民兵組織眾,養在地方部隊里。”
干部們都跟著笑了起來,這是實話。
好多時候八路軍這邊的作戰部隊,不是找不到足夠的兵源,問題是,拉起一支部隊容易,可是要供養一支部隊,又是后勤的保障,又是武器裝備的供應,這可是一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