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8 日寇的宣傳 居心不良
多重因素之下,太行、太岳等根據地倒是迎來了一個短暫的,相對穩定的發展期。
于此同時,日軍與八路軍部隊,包括晉綏軍部隊,此時三方的重心除了彼此的交鋒之外,還有很大一部分放在對內的災情應對上。
早在四一年初,以河南為中心的旱災,已經逐漸向四面八方蔓延。
到八月份,河南的旱災已經相當嚴重,有數十縣受災,農田收成不足往昔的半成,甚至是顆粒無收。
各地哀鴻遍野,民不聊生。
旱災可不管你是在國統區還是在敵占區,也不管你是小鬼子還是八路軍和晉綏軍部隊,一旦蔓延過來,沒有地區,沒有群眾能夠幸免。
夾雜上戰爭本就帶給廣大民眾們的苦難。
當真是禍不單行,天災與人禍擠在一塊兒趕來了。
太原、陽泉、壽陽、平安縣等各大縣城,日軍同樣忙的是焦頭爛額。
小鬼子也懂得不能做一錘子買賣,涸澤而漁的道理。
平日里雖然是苛捐雜稅,再加上各種剝削,但也希望底層的中國民眾們可以老老實實的種田干活,維持資源的生產,已供應日軍部隊繼續侵略。
為此,鬼子甚至會給種田的農戶發一些肥田粉和農具之類。
面對此次逐漸嚴重的旱災,本著懷柔政策的日軍,盡管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卻還是裝模作樣的對外大力宣傳:
他大日本帝國一定會幫助治安區內的廣大民眾們度過這次難關。
一面宣揚自身的同時,小鬼子沒忘記抨擊自己的對手——八路軍部隊。
什么“八路不管百姓的死活,只想著自己吃飽”、“八路根本就沒有幫助災民的能力,連他們自己都難以為繼了”之類空穴來風的話語。
卻說晉綏軍方面,連吃敗仗的閻長官也開始借助輿論收買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