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 蜂窩煤
“團長,您怎么來了?”
眼見孔捷過來,懂三連忙迎了過來。
孔捷道:“來看看情況,之前我也把圖紙送過來了,這煤爐子制造工藝簡單的很,泥巴糊出形狀,燒蜂窩煤的底部擔上幾根鋼筋,再留出流通空氣的底部也就成了,做的怎么樣了?”
董三道:“團長,按照您說的標準,一個通鋪一間煤爐子,現在已經完成一半了。”
“只是……您說的這個蜂窩煤,我一直沒搞懂到底是什么東西?那煤礦里開采出來的不是煤炭嗎?”
蜂窩煤這時期還沒有發明出來,也不怪董三沒有聽說過。
孔捷想了想該如何描述,然后解釋道:“咱們平常開采出來的煤礦,做成煤球或者煤餅,不太容易燃燒起來,燒火做飯的人都知道,這木柴只有與空氣充分接觸,才能燃燒的充分,火勢才旺,火力才強。”
“咱們用來取暖做飯的煤炭也是同樣的道理。”
“煤開采出來之后,如果咱們把煤塊攪碎,然后再加上黃土和水,以一定的比例均勻的攪拌之后,可以按照模子做出規則的圓柱體形狀。
然后在這些圓柱體的表面上貫穿一些小圓孔,這樣一來,整塊煤球就會燃燒的非常充分,提供足夠的熱量來生火做飯,就是這么個道理。”
“另外,這蜂窩煤的連續燃燒時間長,一塊兒煤球如果控制空氣的流通程度的話,甚至能燃燒數個小時。”
“以后咱們每個通鋪都可以放上這樣的煤爐子,然后加放蜂窩煤,天冷了,戰士們可以用來取暖,燒熱水,再配上咱們儲備的茶葉,讓戰士們都能喝上一杯熱茶,減少疾病的發生概率。”
董三連忙拿來了鉛筆,還有紙張,遞給孔捷:
“團長,筆,您還是把這個蜂窩煤的大概樣子,給我們畫下來吧!”
“好!”孔捷接過紙和筆,先畫一個圓柱體,然后上下加上小圓孔,很快便在紙上畫了蜂窩煤的草圖,真別說,挺形象。
董三接過圖紙一看,立馬明白了意思,感慨道:“原來是這么回事兒,我明白了,之前打造的煤爐子,中間留出來的長筒狀空間,就是用來放這個蜂窩煤的,還真長得像是蜂窩,這名字起的形象。”
“團長,您這腦袋到底是怎么長的?怎么總能想到這么多奇妙的好玩意兒?您快說說,還有什么好點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