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無煙灶
“團長,這么簡單就完事兒了?”
老王明顯還有些不敢相信。
孔捷道:“就是這么簡單,方才我拿著兵工廠開干,你們也看到了,前后只用了五分鐘時間,就徹底完工了,老王,你要是不信,可以試一試?!?br/>
“是!”
老王二話不說,立馬在鍋里倒了一鍋水,然后蓋上鍋蓋,又找來了引火絨和木柴,劃著一根火柴,將引火絨點燃之后,接著架起木柴,通過挖出的一號大坑,當做灶臺似的,把木柴遞送到二號坑的鐵鍋底部。
離得近的戰(zhàn)士們,自然能夠看見從一號洞里露出的一些火光,可離得稍微遠一些的戰(zhàn)士,卻是什么也看不見,連忙擠了身子進來湊熱鬧。
老王拿來的木柴并不算全干,不充分燃燒情況下,二號灶底下冒出大量的濃煙。
只是鐵鍋的周邊被泥土堆得嚴嚴實實的,濃煙散發(fā)不出來,于是就順著二號坑周邊挖出的三條兩條十五厘米深兩三米長的溝槽(煙道),逐漸向外蔓延著。
只是在這煙道溝槽的上方,蓋著樹枝、麥秸之類,還蓋著松散的泥土,所以濃煙并不會直接散發(fā)出去,而是纏繞在樹枝、麥秸、泥土之上,然后一點一點地向外揮散著。
這時候,原本從灶臺底下傳出的濃煙,如果比作一條江流,經(jīng)過樹枝、麥秸的分流之后,逐漸的變成了一條一條的小溪,甚至是只有巴掌寬的小溪。
只有離得近的戰(zhàn)士,才能看到那些逐漸飄蕩起來的淡薄的煙霧。
稍微離得遠一些,既察覺不到土灶里的火光,同樣察覺不到升騰起的淡薄的煙霧。
“團長,您挖的這是什么新奇玩意兒,怎么有點兒像是灶臺的意思?”
干部們再也忍不住心底的好奇,二營長沈泉率先發(fā)問。
孔捷問道:“我先和你們賣個關子,沈泉,你說說,利用這種方式生火煮飯,有什么好處?”
沈泉站在近旁,望著土坑底下看著并不太清晰的火光,還有周圍縈繞的淡薄的煙霧,恍然大悟道:
“團長,絕了呀!我明白了,就您這三兩下子,以后咱們部隊在野外行軍,生火做飯的話,再也不用擔心因為生火的濃煙和火光暴露位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