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秋收秋種 (為執事“長委”加更)
畢竟四通會館后面站的戶部和內務府,相當于半個官方機構,雖然沒有正式文件下發,但默契早已經形成了,這就是官商結合的好處,躺著就把錢掙了。
當然了,也不是所有的百姓都需要買糧食吃,那些沒受到洪災影響的百姓,家里還是有存糧的,加上馬上秋收時節就要到了,又可以搶收一波糧食。
但對于現在的睢州來說,能自給自足的百姓人數還是太少了。
因為原睢州的人口滿打滿算才十來萬人,如今卻有近八十萬人。
多的那些人全是流民,他們靠著睢州官府用以工代賑的方式活了下來,他們的口糧自然就需要購買才有了。
“大人所言在理,有了四十天的儲備糧,咱們就有足夠的時間應對各種意外發生了。”張良清點頭說道。
接著,張良清又指著屋頂說:“大人請看,常平倉屋頂上的百葉窗同樣設計精巧。”
“窗口有五條通風板條,全都呈四十五度向外斜面垂直排列,既不影響倉內通風又可防止雨水濺進倉里。”
“板條之間縫隙僅僅能放進手指,可防止鳥雀進入。”
“通風仍采用固定門窗自然通風的形式,前墻門窗與屋頂安裝百葉窗相結合,并與前門巧妙地結合在一條斜線上。”
“這樣就可以使空氣自下部門窗進入,形成回流向上通過倉內從頂部百葉窗排出,達到通風解潮的效果。”
周潤澤從來不敢小瞧古代的工匠技藝,從這個倉庫的建造工藝上就可以窺一斑而知全貌,他們幾乎將能考慮的都考慮進去了,讓人佩服不已。
看完倉庫后,周潤澤放心不少,如今有地方儲備糧食了,接下來就可以放開膀子從外面買糧食來了。
回到州衙,有品級的官員齊聚一堂,坐下開會。
先是由張良清這邊匯報工作,周潤澤這段時間雖然離開了,但睢州的各項差事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倒沒出什么紕漏。
周潤澤耐心的聽著,偶爾也會尋根究底問上幾句,基層事務繁雜,張良清用了將近半個時辰才撿著緊要的把各項工作說完。
等張良清回去坐下后,周潤澤沉吟道:“如今已是八月底了,只有不到一個月就要秋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