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丹田貫通后,不到十年光景,貧道一鼓作氣,把上丹田也貫通了。” 張三豐悠悠道。 “貧道匯集所學,編成一部《太極經》。” 什么叫“經”? 歷來被尊奉為典范的著作才能叫“經”。 比如四書五經。 以“經”為名,可見張三豐對這部《太極經》的重視。 下丹田,藏精之府; 中丹田, 藏氣之府; 上丹田,藏神之府。 洪康心中推敲:“原來他走的是“三丹田”的路子~!” 張三豐的修行路子相對于洪康來說,顯得比較正統。 煉己筑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反虛,金丹乃成! 洪康真心贊道:“張真人不愧是丹道大家,此種修行路子直通金丹大道!!” “難難難,道最玄,莫把金丹做等閑!” 張三豐先是做了一句道歌, 而后擺擺手自謙道: “這是貧道的念想。不過, 現如今可不敢稱作金丹,貧道虛度百多年,也僅是把“精氣神”練就一顆迷迷蒙蒙的內丹雛形,要成金丹,不知要經過幾多磨煉?!” 接著又感嘆一句:“行七返,不艱難;煉九還,何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