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吾家弟妹初長成
任我行人品什么的不管,他的武學修為可是深不可測,是江湖上數一數二的人物。
洪康正是為了和其談武論道而來。
當然,洪康沒忘記,東方不敗派了“江南四友”看管著任我行,這四位的武功不知深淺,但肯定都是一流人物。
以防萬一,洪康打算先在西湖邊,潛修一年,再找上門去。
洪康現在快十六歲,武功正是突飛猛進之際。
無論是肉身力量,還是真氣容量,都是大跨步的前進著。
而且,洪康掐指算了算時間。
“還有三年時間。”
因為三年后就是周巡參加鄉試的時間,那時候洪康是一定要回去的。
鄉試是全省考試,考過了就是舉人。
舉人的好處多多。
既可以選擇做官,又可以受到各大地主主動投身,因為那樣可以免除賦稅,故而,只要考上舉人,哪怕你不善經營也不要緊,會有人主動把田地掛到你名下。
所以,民間里只聽說過有“窮酸秀才”,卻根本沒有“窮酸舉人”一說。
洪康想到:“以童楊的能力,想要中舉,這三年也得發憤圖強才行。”
在周巡選擇科舉這條路后,洪康了解過大明的考試制度,一個省參加鄉試的秀才有數萬人,最后只選取百多個為舉人。
全國數千舉人,到時候只選取百來人為進士;在這百多個進士里面,也只有十幾個才能入翰林。
可見科考之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