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儒家圣人
據說慕容盟主在虎頭城擊潰北莽十萬大軍后,就要去太安城還劍,莫非就要經過此地?
若是那人肯在這里喝一碗綠蟻酒,那從此以后,她這家酒肆想來就不愁生意了。旋即有啞然失笑,搖了搖頭。
真是異想天開啊,想那神仙一般的人物,怎么會光臨這種路邊酒肆,太丟份了。
招呼了一圈客人,老板娘正想歇息歇息,欣賞一下那年輕公子的側臉,卻見又有兩人向酒肆走了過來。
那是一老一少。
少年叫茍有方,曾是東海無底層最市井底層的人物。
他不甘心一直這般碌碌無為的生活著,在那位王城主仙逝之后,少年離開了武帝城四處游歷。
直到某一天,少年遇到了身邊這位句僂老人,結伴而行,來到了此地。
對于那老人,少年只知道他姓張,就喊張爺爺。
老人那一張蒼老干枯的老臉向來沒有多少表情,是個不茍言笑的老古板,像是個最嚴厲的教書先生,而且肚子里學問很多,彷佛大海一般。好在少年雖不曾學文識字,但天生性情淳樸好禮,一老一小相處的還算融洽。
少年在走路時也念念有詞:“子曰,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類似的言辭語句,都是老人一路上說話時交給少年的。
少年覺得這些話很有道理,雖然他自己也不明白具體有什么道理。于是都死記硬背著,不明白就不明白,以后有明白的一天。
老人聽著茍有方的念念有詞,忍不住嘆息一聲:“子曰子曰子曰……原來我以前說過這么多話啊。”
叫茍有方的少年迷湖道:“張爺爺,你說什么?我剛沒聽清楚。”
一向嚴厲古板的老人難得露出一抹笑意,摸了摸少年的腦袋:“有方,你算是我的閉關弟子,叫我先生就好了。”
少年雖有些茫然,卻很誠懇的叫了一聲張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