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轉職機械師?
“嘶!莫非這才是兩人后面老死不相往來的真正原因?”
夏旭感覺自己發現了某種了不得的真相。
拋開雜亂思緒,他開始清點這次的收獲。
主要就是繼續嘗試一下智能眼鏡,并且翻看一下腦控技術的詳細資料。
其實整體倒是不算復雜,腦控技術的難點主要有二,一是檢測腦電波的傳感器,二是對腦電波的辨認解析。
只要解決了這兩點自然就能獲取意識上的指令,配合對應的軟件程序就能完成對電子產品的操控。
潘遠航的腦控技術關鍵自然也是側重于這兩樣之上。
首先是檢測腦電波的傳感器,對于腦電波的檢測事實上現代科技早就已經能做到了。
潘遠航的成果區別在于體積與精準度,他發明出了一種腦波傳感晶片,只有指甲蓋大小的一塊,將其貼合在頭部就能完成對腦電波的精確讀取。
從地下室里獲取的那副智能眼鏡其實就是搭載了這種晶片,只不過只有薄薄的一層,處于兩片鏡片中央的鏡框上,正常如果不事先知曉的話也不會出留意這些細節。
除了腦波傳感晶片,另一樣核心技術就是對于腦波的解析數據了,這實際上才是潘遠航這種腦控技術的精華所在,一個龐大繁復的腦波分析數據庫與程序算法。
稍微了解了一番,夏旭又看了看與智能眼鏡搭配的機械蜈蚣資料。
這玩意說高端也高端,畢竟能如此仿真且靈活的機器人,絕對已經走在的機器人設計領域的前沿的。
但....也僅此而已。
這種機器人設計得很精妙,但并不算什么黑科技,所運用的元件都是現有的,其內蘊含的程序設計,比如行動、測算之類的也大部分采用公開的算法理論,并無多少出奇。
稍微特殊一點的只有其內與腦控技術相搭配的一套控制系統,但也只是比正常前進后退轉彎之類的多了更多細化指令與組合指令罷了,真正對腦波指令進行解析的算法還是在智能眼鏡上面。
不過看完這些資料過后,夏旭感覺自己仿佛再一次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