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演習(xí)
庸軍“追殺”三里,陣法沒怎么練成,俘虜更沒捉到幾個,演練失敗。
于是庸軍拔營,繼續(xù)向東北方向前進了一天,這才追上于東泥河畔收容“潰兵”的伯歸。
吳升很生氣,遣人責(zé)備伯歸,伯歸賠了兩只大雁,答應(yīng)認真整頓軍伍,再演一次。
相同的場面再次出現(xiàn),魚軍再次上演了百里大潰敗,直接逃過楚人設(shè)在淝水上的兩座木橋,奔向州來。
這下子,庸軍上上下下都明白了,兩次演練失敗和魚人戰(zhàn)力無關(guān),其中必然有詐,只是想不透伯歸到底打的是什么算盤。
越過淝水繼續(xù)向前,再行一日,便抵達了目的地——州來邑。
州來邑由十余座墩堡群構(gòu)成,近二十年來,在吳楚之間換手了三次,自鳩茲大戰(zhàn)之后,楚人奪回州來,于此駐扎大軍,直接威脅吳國腹地,故此吳公子光領(lǐng)兵后,第一目標(biāo)就是拔除州來。
剛到州來,便有楚軍前來詢問:“是哪一國車馬?”
“庸國司馬元子讓、客卿申伍,奉揚州詔令率師助戰(zhàn),此為文書。”
元司馬將文書遞上后,那軍將驗罷,道:“庸軍當(dāng)駐八公山下,現(xiàn)請扎營。”吩咐麾下帶大軍前去安營扎寨,他則向元司馬和吳升道:“兩位大夫請隨末將前往大營,拜見大司馬。”
這是應(yīng)有之儀,兩人當(dāng)即隨同趕往州來邑,在一座座墩堡之間穿行。楚軍以墩堡為支撐,連成無邊無際的大營,著實令人震撼,這就是楚國的國勢之所在。
元司馬問那引路的軍將:“未知上國出兵幾乘?”
那軍將回答:“今已至七百乘,另有爾等諸侯七國聯(lián)軍受詔助戰(zhàn),總計三百乘。”
元司馬又問:“吳軍呢?”
那軍將有些憂慮:“聽說有一千二百乘。”
剛說完,前方就有楚軍奔走相告,歡呼聲隱隱而起,傳到近前得知,卻是楚王聽說吳軍勢大,已讓令尹屈完率師大舉來援,不日將至。
那軍將一改愁容,滿臉喜悅得:“爾等皆可放心了,令尹來援,兵車再添五百乘,這回不用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