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之前想簡單了
“后來呢?”
“后來說外國海員住這兒要用外匯券,在樓下買東西也要外匯券,問我有沒有跟外國人換點。”
“你怎么回他的?”
“實話實說,領導不讓我們找外賓換,被發現搞不好是要丟飯碗的。再說外國什么都有,人家什么世面沒見過?
上岸之后是要去換外匯券,但不會換很多。主要是用來交住宿費,頂多買點煙酒和日用品,不會出去買別的。”
生怕弟弟不相信,韓寧強調道:“外面那些商店里的東西,人家看不上!”
聽姐姐這一說,韓渝赫然發現之前想簡單了。
進口的東西比國產的好,并且在國外購買比在國內便宜,人家沒理由舍近求遠跑中國來買。
況且來濱江的外國人大多是靠港的海員。
跑船很辛苦的,一出門至少六七個月,不是為了妻兒老小誰愿意干這個,他們來濱江是工作,不是來旅游的,不太可能花大錢去買外國沒有的中國工藝品。
韓渝沉思了片刻,低聲問:“姐,外國海員上岸,一般會換多少外匯券。”
“這要看他們的食宿是不是船代安排的,如果是船代安排的,他們頂多換三五百,夠零用就行,換那么多做什么,他們帶回自己的國家又沒用。雖然出境時能換成美元,但銀行和代辦點的人又不是每天都上班。”
“他們這一走,可能這輩子都不會再來中國。”
“是啊,所以那些外國人都算著換,人家雖然賺錢多,但一樣精打細算,一樣會過日子。”
濱江因為航道淺、泊位不夠深,雖然是沿海開放城市,但靠港的外輪噸位既算不上大,數量也不多。
平均下來,一個月也就一兩艘。
一艘外輪以二十個海員計算,靠一次港上一次岸,頂多換一萬元的外匯券。
并且由于深水泊位很少的關系,有些外輪不會靠碼頭,而是停泊在距碼頭很遠的錨地,貨物通過駁船裝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