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 有股份就能調(diào)!
“騙你做什么,并且不是每個月都能拿到的,不信等會兒你可以問問岸上的干部。”
……
001很快就進入了支流,安全抵達發(fā)生險情的河邊。
縣鄉(xiāng)兩級領導等候已久,幫著搭跳板接水利部專家、水利廳領導上岸。
范隊長和朱寶根則在姚立榮指揮下,利用001上的水下測繪設備,協(xié)助徐工勘查河堤水下部分,看能否找到導致管涌險情的漏洞。
小陳和柳威在船上呆了太久,跟著一起上了岸,想接接地氣。
沒想到上岸一看,堤上堤下全是人。
他們大多是附近群眾,并且大多是中老年人。
他們頭頂草帽,臂套袖標,手持木棍,在上到堤頂、下到離堤腳四五百米的田地里,一排排,一行行,認真仔細地尋查堤防后面的每一片草坡、樹林、稻田和房屋。
白天太陽炙烤,夜晚蚊蟲叮咬,有時大雨滂沱,有時饑渴難耐。可身后就是他們的家園,就算病了暈倒依然要爬起來堅持。
管涌處距河堤約兩百米,十幾個涌水點已被干部群眾用沙袋圍成籃球場大的一片。
沙袋兩米多高、一米多寬,圍成了一個圓形的大水池。
近百個青壯勞力正在干部的組織下,或忙著鋪設土工布,或運送砂礫石。沙泥顆粒被滯留在砂礫石及滲漏通道之間,滲漏的水正漸漸地由渾變清。
內(nèi)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小陳和柳威雖然不是水利專家,文化程度也不高,但參加過營里組織的防汛技能培訓,看到此情此景,頓時膽戰(zhàn)心驚。
因為幾臺水泵架在那兒突突突的抽,可“水池”里的水像是抽不完。
這意味著滲漏的水量很大,堤防內(nèi)外已形成水位的平衡。如果不能及時在堤防外側找到漏點,及時采取封堵措施,像這樣的管涌將難以止住,會繼續(xù)擴大直至大堤潰決!
一個縣領導擔心水利部的專家聽不懂本地話,用帶著濃濃口音的本地普通話,焦急地說:“這里的管涌處理困難,不在于它一點多發(fā)、范圍大,更主要是迎水堤坡陡峻,堤前水深流急,不管我們投拋多少石料也難以堆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