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市委市政府托底!
沉副市長歸心似箭,開完會就收拾行李讓陵海武裝部的司機送他去荊州,先去向荊州防指領導匯報工作。
匯報完工作就去漢武,坐今晚的飛機去東海,讓開發(fā)區(qū)招商局常駐東海的招商主任安排車去機場接,然后連夜返回陵海。
今天下午出發(fā),明天一早就能到家。
領導的出行方式方便快捷,但不適用于大部隊。
韓渝一送走沉副市長,就跟老葛、老王等陵海預備役營的營級干部研究四天之后怎么回家。
陵海武裝部李副部長則同楊政委、何干事,以及陵海預備役營的楊建波、趙江兩個現(xiàn)役軍官一起,擠在“高級專家組”的辦公室里,抓緊時間統(tǒng)計、整理應急搶險分隊這段時間取得的成績,尤其是在抗洪搶險過程中涌現(xiàn)出的先進個人和先進事跡。
成績好統(tǒng)計。
搶護重大險情兩起,無論老廟閘口險情還是楊柳村堤段險情,都是驚動國家防總的,連副總L都知道!
搶護管涌、開裂和坍塌等險情二十九起,都有詳細、全面的搶險工程資料為證,資料里也全有地方政府主要負責人的簽字、蓋章,只要把工程資料匯總下就行。
加固堤壩、開挖排水溝這些,對應急搶險突擊隊而言都算不上事,但也要寫進上報材料里。
統(tǒng)計完成績,繼續(xù)統(tǒng)計先進事跡和感人事跡。
咸魚的事跡是既先進也感人,面對即將潰壩乃至坍塌決口的重大險情指揮若定,在盡可能確保搶險官兵和干部群眾安全的前提下,與洪水進行殊死搏斗,帶領突擊隊完成了一個又一個搶護任務。
他岳父、小姨子、連襟、姐夫和今年才十六歲的小外甥都來了,他的父母和哥哥也在江南那邊搶運各種搶險物資,可以說全家都在抗洪……
郝秋生、許明遠、李軍、陳健等同志的事跡也很感人。
拖拉機運輸分隊的分隊長老曹一樣不容易,作為一個群眾卻心系北湖人民的安危,動員十幾名個體運輸戶自帶拖拉機千里迢迢來支援北湖抗洪。
海軍潛水分隊那邊的事跡更感人,人家每次下水執(zhí)行任務都是冒著生命危險的。
132團這邊的事跡也不少,比如杜源,發(fā)揮做過瓦工的優(yōu)勢,在搶護開裂險情中發(fā)揮了巨大作用。
輕傷不下火線的那就太多了,全寫進材料真寫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