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章 眾志成城!
天亮了,雨終于停了。
王書記起床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洗臉刷牙,而是帶著重新編組時抽調進“一支隊”的兩個土專家直奔不遠處的調弦口閘,找在閘口值守的黨員干部了解閘口的情況。
只要談到防汛肯定會提到“病險涵閘”,可見在洪水來臨時閘口有多么危險。
陵海預備役營就駐扎在這兒,如果調弦口閘在眼皮底下發生潰壩,讓洪水沖進大堤乃至順著華容河涌進洞庭湖流域,不但會造成人員傷亡和巨大的經濟損失,對陵海預備役營而言也是巨大的失職!
值得一提的是,閘口雖然在十首,但不是十首市建的,而是南湖省容華縣建的,并且由南湖省榮華縣專管。
閘口不大,只有三個三乘三點五米的閘孔。
總寬九米,設計流量六十立方米每秒。
不過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閘口主要部分現在全在水下,只能看到閘口上方那座高約三米的白色小房。房子上面寫著“調弦口閘”四個大字,也是調關鎮的標志性建筑。
榮華縣的守閘人員深知責任重大,剛剛過去的一個月簡直度日如年,直到看見陵海預備役營的水上編隊開過來扎營,心里總算踏實了一些。
事關堤內近百萬群眾的安危,十首市也不敢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鄰省的幾十個守閘人員身上,一位副市長和調關鎮的一個副鎮長在大堤上坐鎮指揮防汛,成立了一個指揮部,王書記當仁不讓地代表應急搶險突擊隊成了指揮部的成員。
三個人碰頭,簡單交換了下情況,就開始一起檢查。
先檢查閘口,再檢查兩側的荊江南大堤和八一大堤。
就在老王同志忙著跟地方領導一起檢查駐地附近是否安全的時候,值班員趙江正在向剛起床的韓渝匯報過去一天發生的大事。
“昨天,國家防總和水利部又派出三個專家組赴北湖、南湖、西江、徽安四省,協助指導地方防汛抗洪工作?!?br/>
“這是第幾批?”韓渝喝了一口粥,抬頭問。
趙江想了想,說道:“不是第二批就是第三批,剛開始我也覺得專家不一定了解實際情況,但仔細想想上級派專家組協助指導地方防汛還是有必要的?!?br/>
韓渝明知故問:“有什么必要?”
“現在是全流域爆發洪水,不是哪一個地方發洪水,這涉及到洪水調度。如果再像之前那樣各管各的,只管自己不管別人,所造成的損失可能會更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