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送灶日
楊州是名副其實的歷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蘊極為深厚,很多傳統(tǒng)都保留了下來,年味兒遠比濱江濃。
臘月二十四,楊州人稱為“送灶”日。
傳說在今天,灶神會上天向玉皇大帝匯報人間的情況,因此家家戶戶都會準備灶飯、馬料和麥芽餅等供品,送灶神爺上天。據(jù)說“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就是這么來的。
同時,民間還有男不祭月、女不送灶的習俗。但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施行,男孩女孩都一樣,早就沒重男輕女的陋習了。
小龔今天休息,一大早便帶著妻子驅車回江邊老家“送灶”。
小兩口在兩邊父母的幫助下在楊州市區(qū)買了一套商品房,距瘦西湖很近,孩子還小,一直交給老家的父母幫著帶,說是回來“送灶”,其實是回來看孩子的。
事實上小龔常回老家,確切地說是常來江邊。
他現(xiàn)在是楊州海關緝私局偵查科副科長,主要負責水上緝私。局里沒裝備緝私艇,他只能跟楊州公安局水上分局和老家公安局聯(lián)合,請人家協(xié)助執(zhí)法,所以跟老家公安局很熟。
吃完午飯,妻子跟老媽一起去地里挑野菜,以便帶回城里包春卷。他無所事事,跟往常一樣溜達到鎮(zhèn)上的派出所。
在鎮(zhèn)里,他實在算不上名人。
老家人杰地靈,在外面當大官做大生意的人多了,他怎么也排不上號。但在老家公安系統(tǒng),他的名氣卻不小。
以前老家公安局曾跟濱江市局水上分局和長航濱江分局聯(lián)合破獲過一起江上連環(huán)盜竊的大案,這幾年他又聯(lián)合老家公安局查獲了好幾起水上走私案件,總案值高達四千多萬元!
總之,他在回老家時很受老家民警歡迎。
本打算跟老家派出所的新任所長呂偉打個招呼,沒想到一進小院就見一個中年婦女站在所長辦公室門口哭哭啼啼,就差跪下給呂所磕頭。
人家正忙,小龔抱著孩子不方便往前湊,干脆去隔壁鎮(zhèn)政府跟鎮(zhèn)里的人武專干閑聊。
他雖然從濱江海關緝私局調到了楊州海關緝私局,但依然是預備役軍官,在預備役部隊的“關系”也隨之調到了駐扎在楊州的江南預備役高炮二師,現(xiàn)在的職務是師部的正營級參謀。
正因為如此,跟老家武裝部系統(tǒng)也很熟。
跟馮干事聊了一會兒,再次來到派出所,呂所已經(jīng)把那個婦女打發(fā)走了,見小龔很好奇,便無奈地大倒起苦水。
“剛才那個女的姓關,叫關荷花,家住紅旗六組。她女兒叫王雪寧,今年二十四歲,在楊州的一個飯店做服務員。”
有寶寶在,不能抽煙。
呂所把舉到嘴邊的香煙放了下來,接著道:“她女兒一個星期前失蹤,她懷疑她女兒出事了,一口咬定是隔壁鎮(zhèn)的一個小伙子干的。我們去找個那個小伙子,那個小伙子看上去不是很可疑,沒證據(jù),我們能有什么辦法?可她不依不饒,不但天天來找我們,還去那個小伙子家里鬧,人家打110,她是剛從隔壁派出所出來的,一出來就奔我這兒,非要我?guī)退遗畠骸!?br/>
小龔好奇地問:“她憑什么確定她女兒出事了?”
“她女兒上次回家跟她說過,隔壁鎮(zhèn)上的那個小伙子要報復她。”
“人家為什么要報復她女兒?”
“開始我也不知道,后來了解了下才知道她女兒作風不是很好。好吃懶做,愛慕虛榮,而且好賭。談過好多男朋友,總是編瞎話變著法跟人家要錢。郵政儲蓄對面不是有個賣手機的店么,她跟手機店老板好過,花了人家十幾萬。”
呂所把小龔請進辦公室,一邊幫著泡茶,一邊接著道:“紅旗村的村主任五十多了,據(jù)說她還跟村主任睡過,是真是假我就不知道了。只知道在揚州她也沒閑著,當服務員當?shù)嚼习宕采先チ耍焕习迥镒郊樵诖玻潜蝗思掖蚧貋淼模 ?br/>
“紅顏禍水啊!”
“長的確實不錯,這是她的照片,你看看,要臉蛋有臉蛋,要身材有身材。”呂所打開抽屜,取出關荷花前幾天來報案時提供的照片。
小龔接過一看,赫然發(fā)現(xiàn)照片里的王雪寧確實漂亮,乍一看真像明星。
呂所拉開椅子坐下來道:“昨天下午遇到陳校長,陳校長說王雪寧上學時表現(xiàn)就不好,初二就跟社會上的混混兒談戀愛。班主任批評她,讓她喊家長,她準備讓社會上的混混兒打班主任。”
“我們鎮(zhèn)怎么會出這樣的人?”
“一樣米養(yǎng)百樣人,全鎮(zhèn)三萬多人口,出幾個禍害很正常,不然要我們公安做什么。”
“這倒是。”小龔放下照片,好奇地問:“隔壁鎮(zhèn)的那個小伙子又是怎么回事?”
“那個小伙子姓齊,叫齊如山,在江邊的船機配件廠上班。小伙子今年二十三歲,沒對象。他們廠里食堂燒飯的阿姨跟關荷花家是親戚,見小伙子一表人才,又吃苦耐勞,就做了回媒人,把小伙子介紹給了王雪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