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長江口蹲守(二)
“能,”白心余通過高倍望遠鏡,看著時隱時現的航標燈匯報道:“比在駕駛室里看清楚。”
這個“清楚”只是相對的。
畢竟航標燈會隨著風浪在水面上起伏,觀察點又設在同樣顛簸起伏的海巡艇上,這跟狙擊手通過高倍瞄準鏡一樣,想鎖定目標沒那么容易,看一會兒就會眼花。
韓渝拍拍他肩膀,讓他休息一會兒,親自扶著望遠鏡觀察。
海事公安局刑偵支隊長杜自國和剛參加工作的專職消防民警苗方遠見局長親自監視,連忙走出駕駛臺來到船頭。
雨下的不大但風大,穿著雨衣也擋不住雨水往脖子里鉆,一陣海風吹了,凍得人瑟瑟發抖。
伏擊是要打持久戰的,韓渝不想他們著涼,說道:“老杜,你們怎么也出來了,趕緊回船艙睡會兒,再過兩個小時來換我們。”
“這會兒睡不著。”杜自國故作輕松地笑道。
“睡不著也用不著跟我們一起淋雨。”
“船艙里太熱,出來透透氣,再說這雨又不大。”
韓渝意識到自己不回去,他們也不會回去,干脆把高倍望遠鏡交還給白心余,招呼眾人一起回船員艙。
脫下雨衣,喝了幾口熱茶,感覺好多了。
他正想看看今晚的班是怎么排的,杜自國忍不住問:“韓局,電池防盜的事你給航標處說了嗎?”
“說了,他們正在組織技術攻關。”
“焊幾根鋼筋,加幾把鎖,確保電池盒沒那么容易被撬開,有那么難嗎?”
“是啊,這點事還需要技術攻關?”苗方遠也覺得荒唐。
韓渝捧著茶杯,看著漆黑的水面解釋道:“你們以為焊幾根鋼筋,加幾把鎖,那些混蛋就撬不開電池盒?如果案犯使用的交通工具是大點的船,別說電焊機,就是氧氣乙炔都可以帶上。我不只是建議航標部門加固電池盒,也建議他們想想辦法,看能否在航標電池上安裝定位追蹤器材。”
小苗低聲道:“這也不是很難,技偵能通過手機信號鎖定手機位置,這不就相當于往航標電池上裝一部手機嘛。一部手機能值多少錢,一個航標燈的電池又值多少錢,安裝一個,怎么算怎么劃算!”
“沒你想的那么簡單,要知道這是在入海口,不是在長江上。技偵定位手機首先需要有信號,這兒又沒移動、聯通和電信的手機信號,真要是照你說的搞,就算安裝就是白裝。”
“至少可以追蹤,嫌疑人不可能在海上銷贓,只要他們把電池帶上岸,我們就能請技偵幫我們鎖定位置。”
“你當嫌疑人是傻子?”韓渝指指小伙子,分析道:“總是
盜竊這一帶水域航標電池的混蛋顯然是慣犯,他們不知道拆解過多少塊電池,多一個零件那些混蛋都會起疑心。更何況我們不可能二十四小時在這兒盯著,就算運氣好定位追蹤裝置沒被他們發現,等我們發現電池失竊了已經不知道過去多長時間。”
“那怎么辦?”
“現階段只能繼續伏擊。”
小伙子們不只是扛不住了,并且對正在做的工作的重要性沒直觀的認識。
韓渝想了想,換了個話題:“航標燈這些年的變化很大,老一輩的航運人口中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40年代不見燈,50年代煤油燈,60年代電器燈,70年代電子燈,80年代霓虹燈,90年代二極管燈,21世紀太陽能。我以前跑船時靠泊歐美國家港口,見人家用太陽能的航標燈,很稀罕,覺得是高科技,沒想到我們中國現在也用上了,并且是國產的。”
杜自國雖然是刑偵支隊長,但之()
前很少來入海口,好奇地問:“韓局,你跑船時這一帶水域有航標燈嗎?”
“有,不過那會兒港口航標設施比較薄弱,船快到這一帶水域時,我們就舉著望遠鏡尋找航標。在駕駛臺里看不清楚,跑到船頭去看,幾個人一起看。在漆黑的夜里,只能看到一個針頭大的亮點在閃。”
韓渝回想起當年跑船的情景,接著道:“后來針對沿海燈塔、燈浮標燈光亮度不足的問題,交通部提出"讓航標燈亮起來",引進更換了一批沿海航標設備,設置了一批新能源標志,并在重要海口和轉向點新建、重建了一大批燈塔,夜里進港比之前容易多了。
再后來交通部又制定了"讓視覺航標聯網成鏈"的工作目標,如果沒記錯動作最大的是95年,那一年新建和新設了上百個助航設施,包括東海港在內的國內主要港口的航標實現了燈光交叉覆蓋的燈塔鏈……”
正說著,對講機里傳來小白急促的呼叫聲。
“報告韓局,6號燈浮不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