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強大的大漢朝(三)
“是啊。雖然已經(jīng)過去好幾年了,但想起來還是挺害怕的。對了,最后楚國朝廷不能妥善安置百姓。還是天子出手,把這些百姓送去了三漢,聽說現(xiàn)在在那邊過的不錯。”
“真是好天子啊。”
這貨比三家,才知道哪家好。楚國不是沒有實力,只是根子爛了。
比如在楚國時期,一個縣令敢不經(jīng)過審問,就殺了大糧商,抄家流放的嗎?
沒準這大糧商使了銀子,就平平安安了。
官商沆瀣一氣,災年對百姓敲骨吸髓。當然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流民四起,殺他個人頭滾滾。
大漢朝既沒有官商沆瀣一氣,還把商人、大戶給打壓了,勻出糧食,分給百姓。
又出軍糧,自然大大不同。
放在更早以前,這叫“抑制豪右”。
大漢朝如此有作為,迅速的收取了陜西的民心。哪怕最后真的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恐怕大多數(shù)百姓,還是對大漢朝有感激的。
抓捕圖謀造反的人,是皇城司的職責。
平抑糧價,是陜西巡撫的工作。
但巡撫的工作,不僅如此。還得保生產(chǎn)。陜西這里千萬人口,要是今年糧食真的絕收,那就算朝廷有通天之力,也是撐不起來的。
不能真的糧食絕收。
陜北那邊是沒有辦法。但是陜南關中地區(qū),卻還是有水的。只是沒下雨,河水水位下降了。
每一滴水都是金貴的,價比黃金。
有百姓以村莊為單位,爭奪水源。比如說上游的村莊,起了堤壩,攔截去下游的水。
把水留在自家田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