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四平八穩(wěn)
吳年進入雁門關(guān)的次日,漢軍便離開了雁門關(guān)。
他沒有用外甥張震為先鋒,而是用了長期鎮(zhèn)守雁門關(guān)的薛禮作為先鋒,率部先行。
大軍沿著大道,向北進發(fā),井然有序,旌旗無數(shù),聲勢浩大。
不過這個過程有點痛苦。
漢軍的火車還有水泥路雖然到達了雁門關(guān),但出雁門關(guān)就是土石路了。
漢軍的民夫拉運著一輛輛大車,為大軍運送糧草輜重。
吳年作為皇帝,又不具備年輕時候的驍勇善戰(zhàn),依舊率領(lǐng)王貴、張聲兩位老將,走在隊伍的最后方。
而且還是坐著鑾駕,搖搖晃晃的行進。
出了雁門關(guān)沒有多久,吳年就有些精力不濟,拿著毛毯蓋在自己身上,靠著打盹。
“陛下。前方消息傳來。斯拉夫在大同府的所有軍隊,幾乎都集中向大同城。”
“看起來斯拉夫人是打算放棄所有的地方,死守大同城。”
北條氏政的聲音從外傳來,語氣充滿了振奮。
無論斯拉夫人出什么招,漢軍都有信心應付。
如果斯拉夫人選擇正面決戰(zhàn),漢軍還要承受損失。雖然三十萬對十萬,優(yōu)勢在我。
但漢軍可能要付出幾萬人的代價。
如今斯拉夫人龜縮在大同城,就很容易對付了。
吳年睜開了眼睛,目中露出精芒,然后不假思索的說道:“讓張震率領(lǐng)陳平、呂言訓進駐聘城。”
“讓衛(wèi)破虜率領(lǐng)鐵牛、劉武進入平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