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風車騎士李國強
結果隨著《舊金山合約》簽訂,現實重重抽了李國強父親一記耳光,他再去港府詢問,對方不再夸獎他是助人為善的紳士,而是告訴他,戰爭已經結束,合約已經簽訂,我們很同情,但我們無能為力。
老頭子一直努力用紳士般的言行要求自己,結果被真正的英國紳士上了一課,不過沒有放棄,而是繼續統計,繼續替眾人發聲,只是一次次石沉大海,最終老人家抑郁而終。
李國強目睹英國人嘴臉之后,就改了名字,他之前叫做李飛,后來改成李國強,就是希望中國早日強大,早些收回香江,別讓英國人在這座城池把香江的國人當成豬狗。
李國強隨后接過他父親的衣缽,繼續登記軍票受害者,并且注冊成立了香江軍票索賠協會,控告港英政府至今。
可惜每次控告,對方甚至都不需要派出律師,只需要法官一句輕飄飄的話:依據《舊金山合約》,港府無義務處理此種糾紛。
簡單來說,就是自己去找東瀛人兌換軍票,你們不是英國人,港英政府沒有義務替你們出面。
李國強的父親是個鬼佬眼中助人為善,隨后就被鬼佬欺騙的可悲紳士,到李國強這里,則變成了不斷向風車發起挑戰的可憐騎士。
“您的協會登記了多少會員?”盛家樂對李國強問道
李國強想了想:“一萬七千余人。”
“那保管的軍票呢?”
“五億兩千萬左右。”
盛家樂好奇的開口:“這么多年,送出去多少錢?”
“送出去的錢干嘛還要記?”李國強嘿的自嘲一笑:“我不是兌換軍票,我是保管軍票,登記他們信息也不是為了逼債,而是如果真的有一日……我能按照登記的信息找到他們,把錢發放給他們,都是些窮人,有錢人也不會在意這種事。”
盛家樂欽佩的點點頭,面前的李國強其貌不揚,也沒有大亨氣場,但就是這平平淡淡的話,卻讓盛家樂對他的敬意油然而生。
父子兩代登記軍票受害者,經商糊口之余,不忘拿錢出來幫助那些受害家庭,也許幫助一次兩次,幾百上千塊,很多人都能做到。
但香江重光都已經過去四十二年,有多少人能像面前這個男人一樣,持續不斷拿錢出來做善事,做到被人稱為癲佬。
他不是癲,是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