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十四章 萬壽節
“那......好吧。”薛祥和方孝孺、金先生對視一眼,紛紛點頭。
趁著沒事,韓度便留在書院里面,原本教的物理化學都太過初級,作用顯現不出來。這次的事情也提醒了韓度,若是教授的知識沒有價值的話,那恐怕會極大的打擊學子們的興趣。
于是,韓度本著為了書院的發展,干脆留在書院里面,繼續教授更加高深的內容。
......
老朱剛剛批閱完奏折,朱標就趕來求見。
父子兩人坐在交流一番之后,老朱忽然問道:“韓度呢?他最近在做什么?”
朱標不知道父皇為什么向他問起韓度,不過還是如實回道:“聽說是在書院。”
“書院?”老朱有些詫異的抬起頭,奇怪的問道:“他不是要建馬場嗎?怎么跑到書院去了?”
“這兒臣就不知道了,不過馬場那邊他派人盯著便是,恐怕是閑來無事才會去書院的吧。”朱標猜測著回道。
老朱聽了之后,也面無表情的點點頭,沒有再多問。
朱標見父皇沒有了下文,遲疑片刻之后,問道:“父皇,兒臣有件事不知道當不當講。”
“說吧。”老朱對于朱標從來都是來者不拒的,不管是他心情好壞,他都愿意聽聽朱標的想法。而現在老朱的心情還算不錯,自然更加不會拒絕朱標。
“父皇的萬壽節就快要到了,今年又是父皇的六十大壽。再加上今年北元破滅,俘獲了安樂王,連傳國玉璽都現世,對于大明來說可謂是三喜臨門。今年對大明來說,可是大吉的一年。兒臣以為,可以趁著父皇萬壽節的機會,好好慶賀一番。”朱標提議道。
隨著朱標的述說,老朱更是瞇著眼睛高興起來。不梳理還不知道,的確是如同朱標說的那樣,今年對于大明來說,還真的是與眾不同的一年。
大明從立國開始,一路篳路藍縷的走到現在,還真的是沒有那一年能夠有今年這么輝煌過。而且還巧合的和老朱的六十大壽給碰在一起,就更加顯得今年的不同凡響。
“嗯,是該好好熱鬧熱鬧。”老朱贊同的點頭。
北元原本是大明的心腹之患,現在如此大患一去,老朱自然也想要好生彰顯一番。這么大的事情,要是他都無動于衷,那也太說不過去了。而且,不將此事大為宣揚,如何能夠彰顯他朱元璋的英明神武雄才大略?
想到這里,老朱頓時說道:“今年的萬壽節既然是三喜臨門,那就應該辦,而且要大辦特辦。”
老朱現在可不必往日了,以往的萬壽節幾乎都辦的非常寒酸。老朱也沒有辦法,地主家也沒有余糧啊,大明連年北伐,花出去的銀子如同流水一樣。內庫空虛的老朱,也只能夠能省則省。
而現在,老朱的內庫充盈,那自然可以肆意一回。
既然覺得大辦特辦萬壽節了,那老朱自然會想到禮官的人選。轉頭看向朱標,問道:“標兒以為,誰可以做這禮官?”
朱標聞言一愣,隨即尷尬的回道:“兒臣就以為今年乃是大吉之年,父皇日夜操勞正好可以借此好好休息一番。至于這禮官......兒臣沒有想過。”
見父皇對自己的話不置可否,朱標低頭想了一下,繼續回道:“不過按照往年的慣例,應當是六部尚書之類的重臣擔任才是。”
老朱聽了之后,沉默片刻才說道:“不過是一個禮官而已,誰擔任不可以?這樣吧,就由韓度來當這個禮官吧。”
韓度來當!
朱標頓時咽了咽唾沫,見父皇面無表情,不知道父皇為什么非要韓度來當這個禮官。不過還是出聲詢問道:“父皇,韓度雖然也是讀書人,但是從他平日里的言談舉止就能夠看的出來,他恐怕對于禮儀有所不熟悉吧......”
萬壽節禮官,別的不說,至少要熟知禮儀,不能夠在禮節上出錯才行。
不是朱標對韓度有意見,韓度做其他的朱標不會有分毫意見,但是唯獨這禮官不行。韓度在他面前都是一個不拘小節的人,來做禮官,若是鬧出笑話,惹惱了父皇倒是不美了。
朱標為韓度推脫,其實也是為了韓度好。
老朱卻好似鐵了心一樣,非要用韓度不可。
“禮儀不熟悉,不是正好讓他趁著這個機會學一學嗎?整日在外面胡作非為,他也該好好的學一學禮儀之道了。”
朱標見父皇都這樣說了,哪里還不知道這是父皇對于韓度平日里的失禮之處不滿?非要借著這個機會收拾韓度。他也不敢再為韓度開脫了,點頭說道:“是,兒臣這就去告知韓度。”
老朱點點頭算是同意了朱標,想了想又補充一句:“方孝孺現在不是你東宮的侍講嗎?讓他也來,幫著韓度把禮官做好。”
老朱也有些擔心韓度對于禮儀一竅不通,怕這么難得的萬壽節被韓度給弄砸了。韓度弄砸了萬壽節,老朱肯定是不會饒了韓度的。但是再怎么不饒,老朱也不可能因此把韓度給砍頭了吧,要是那樣安慶肯定會找馬皇后鬧起來。
朱標也松了口氣,有方孝孺這個儒學名家幫著韓度,肯定不會有什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