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大漢天下(十一)
氣派的衙門,高大偉岸的城門樓等等。
無一不顯露出優美。
可比以前緬甸人的城市、房子氣派多了。
不過。整個緬甸最受人矚目,也是官方最為重視的地方,不是新洛陽,而是吳年的陵墓。
吳年對于死后的事情,原本是極不在意的。
后來打下了緬甸,就憂慮這個地方遠離漢地。后世兒孫崽兒賣田不心疼。
就決定把自己的陵墓建造在這個地方,遷徙百姓過來為自己守陵。
祖宗墳墓。誰敢舍棄?
后世兒孫,絕對不敢。
不僅是他。已經病死的李勇、馮沖等人的棺材,也都暫時停放在都城沒有下葬。
等吳年死了,就與自己的功臣名將一起埋葬在緬甸這塊地方。
現在這個陵墓已經建造好了。
地面建筑造的十分好,地宮內部卻不復雜。吳年選擇把自己埋葬在這里,畢竟是出于政治考慮。
而不是自己死后的問題。
所以他早早的交代給了朝廷,自己死后務必節儉。
其實不要陪葬品也行。
如果你們硬要給我什么陪葬品,那就用瓦器吧。
總而言之。
吳年要把自己埋葬在這里,生前打下緬甸,死后鎮守緬甸。把自己的尸體都考慮進去了。
如今這座陵墓有重兵把守,朝廷有專門的官員負責打理,外圍有大量的漢人居住,已經成為了一座新興的城鎮。
就像是劉漢時期,每一個皇帝死后的陵墓都慢慢發展成為了一座城鎮。
緬甸的發展是很好的。
但也有短板。
新洛陽的中心位置,緬甸總督衙門。
衙門書房內。總督諸葛民坐在椅子上,低頭看著書桌上的地圖,表情有些糾結。
目前緬甸的海盜問題比較嚴重。
緬甸被漢朝經營成了一塊肥肉,真的太肥了。但是漢軍太強,四周的國家都是瑟瑟發抖,不敢搶劫緬甸,反而害怕被漢軍打劫來個滅國設省。
以前這些東南亞的小國都知道華夏強大,但不知道怎么個強大。現在知道了。
漢軍攻城滅國,如探囊取物。漢軍不能惹。
所以緬甸沒有邊境問題。
但漢軍守備萬戶都是步軍,沒有海軍。以至于商人出海,經常受到海盜的襲擊。
海軍問題沒什么好糾結的。
諸葛民已經向朝廷請示組建海軍萬戶,以應對日益嚴重的海盜問題。
但問題來了。
海軍是需要戰船的。而建造戰船是一筆很大的花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