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文心書齋
剛開始還不錯,畢竟速度很快,可當一些藩王逐漸警覺后,問題就大了。
尤其是四皇子,在關鍵時刻選擇造反。
當然,雖然是造反,但對外宣稱是匡扶大夏正統,皇帝受賊臣蒙惑,舉兵起義。
原本這應該是一場毫無懸念的爭斗。
可隨著顧家的加入,導致四皇子如虎添翼,硬生生堅持了十年。
在最關鍵時刻,這位四皇子破釜沉舟,直攻京都,奪下江山,完成不可思議的逆襲。
也在那個時候,發生了永盛第一案。
建德難。
大夏錄中沒有記載,可顧錦年想象得到。
被視為亂臣賊子的四皇子,以最簡單也是最令人想不到的方式奪取皇都,成為大夏第三位皇帝,這當中有多少人不服氣?
又有多少人心懷鬼胎?
前前后后牽扯三萬人,沒有一個活口,并且還有數十萬人被發配邊疆,永生永世不得歸朝。
但也是這場建德難,讓永盛皇帝遭到了巨大的抨擊。
尤其是天下儒士,皆然憤怒,認為當今圣上并非大夏正統,是篡位之人。
朝廷的刀再厲害,也比不過史官的筆。
永盛皇帝知道,一昧靠殺戮是無法堵住悠悠之口,故此也效仿太祖,勵精圖治,沒日沒夜的審批奏章,一心為民,減少賦稅,重視百姓農業,就是希望天下人可以認可他。
這就是大夏近七十二年的大致歷史,三代君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