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河水
直到如今,劉長都時不時能接到來自河西國的書信,劉敬時不時就能提出一些令劉長格外驚喜的想法,天下豪族恨不得剝其皮,食其肉。
碼頭上早已留出了一條空曠的道路,作為劉長專屬道路,百姓都是不能靠近的。
“其實在這里修建一座城池倒也不錯...往后船只越來越多,與其等著這里成型,倒不如廟堂來主導。”
“唯!!”
就在劉長樂呵呵的跟群臣說著什么,準備走上馬車的時候,卻依稀看到了遠處那被甲士們所驅趕的人群。
劉長個頭高,揀起腳尖來,凝視著遠處。
“祿!那邊出了什么事?”
呂祿即刻看向了遠方,卻什么都沒有看到,他當下拿了馬,迅速朝著遠處飛奔而去,劉長板著臉,依舊是眺望著遠處,群臣都有些困惑,很快,呂祿就返回了,即刻稟告道:“陛下,無礙,有難民不識路,險些闖進陛下之道,甲士在給他們指路呢....”
“難民??”
“長安哪里來的難民?!”
劉長的聲音都不由得拔高了不少。
呂祿急忙說道:“是河洛之民,上個月,河水沖河洛之地,酸棗等諸縣受災嚴重,這些人在故鄉無以為生,就來長安尋找生計...”
呂祿說的很自然,群臣也并不驚訝,因為這樣的事情在大漢實在是太常見了,大漢所有開支里,有一個龐大的開支,叫治水費用,所治理的,自然就是河水,也就是黃河。
《溝洫志》中記載,漢時臨近黃河的十余郡,每年修繕黃河大堤的費用都有好幾億錢,從漢初到漢末,黃河不斷的表達出自己的憤怒,廟堂不斷的修繕,可起到的作用卻并不大,受災情況很頻繁,巨大災害,在漢文帝時就發生了兩次,武帝時就更頻繁了,再往后,漢朝統治者都有些坐不住了,甚至公開在國內招募能治水的大賢。
因此,群臣都不是很意外,河水周圍常常遭受災害,這不是大漢特有的,在秦國時就這樣,甚至在更早的時候,一直都是這樣,當地的百姓們習慣了,官吏們也習慣了,河水自己或許都習慣了。
劉長卻皺緊了眉頭,眺望著遠處,臉色不是很好看。
呂祿很清楚劉長在想什么,走上前來,勸說道:“陛下,河水決堤,乃天意也,這就是河水本身的規律,滋潤大地,同時也會危害周邊,這并非是陛下之朝才有的,自古有之....陛下也知道天行有常的道理,這與您是沒有關系的...我們能賑濟當地的百姓,修補大堤,在高處修建民居,這已經是很大的仁德了...”
劉長勃然大怒,虎目圓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