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安陵
劉長很是不屑,他揮著手,“朕這些年里的所作所為,還展現不出重農的決心嗎?何故惺惺作態呢?如今是秋收,全國都在忙碌,國內沒有任何政務要朕來負責的,至于朕,在秋收之事也幫不上什么忙,都由張相在負責,朕待在長安有什么用?倒不如出來辦正事!”
劉長很不喜歡這些虛頭八腦的東西,既然幫不上忙,還待在長安裝什么樣子呢?
呂祿無言以對,雖然視察安陵確實是一件正事,可呂祿總是覺得,陛下的想法應該沒有這么簡單才對。
就在秋收即將開始的時候,皇帝趁著群臣手忙腳亂的時候,讓張相負責大小事,自己便領著幾十人就離開了長安。
當然,除了明面上的幾十人,劉章也派遣了大量的人來跟隨保護。
出了長安,劉長方才告知呂祿,他們要去在河西的安陵。
劉邦的長陵修建在長安邊,可劉長的安陵那可是直接修建在河西,這些年為了給劉長修建安陵,前前后后已經有超過三十萬的豪族被迫..自愿到河西那邊去了,他們都是要給劉長修安陵的,如今的安陵,簡直就是河西最大的城池,連河西的治所姑臧都沒有安陵那樣的規模,要不是怕僭越,河西王都想要遷都到安陵。
這些年河西的發展迅速,跟安陵是離不開關系的,安陵也成為了西北地區最大的城池,遠遠超過其他縣城,規模之大,人口之多,都是西北地區最為強悍的,乃是河西王手里的寶地,當然,這里也是最為重要的交通樞紐,聯系起了整個大漢西北地區。
從來沒有聽說過用自己的陵墓來穩定邊疆的,劉長這操作群臣都不由得驚嘆。
反正大漢一朝,往后幾百年,也不可能有人敢上奏放棄西北之類的話了...大漢皇帝的陵墓在這里,這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誰要丟了這里,那就沒有辦法來面對天下蒼生了,先祖的陵墓都保不住,那還是上煤山找歪脖子樹比較靠譜。
不過,這么做的風險也很大,畢竟誰也不能保證將來會發生什么,遠離中原還是有被挖墳的風險的。
只是劉長他不在意這個,他跟劉邦類似,對死亡的態度都是不屑一顧,對死后的事情更是滿不在乎,我都死了,與我何關??
劉長最初下令在河西修建安陵的時候,他就是選擇了交通要道,想要在這里建立一個能穩定全局的大城池,漢朝的修陵,不但要給皇帝修建陵墓,還要在周圍修建城池,城池的名字通常都是以陵墓的名字來代替,例如長安附近的長陵縣,哪里就是劉邦的陵墓。
如今看來,他的這個戰略構圖是非常成功的。
坐在馬車上,劉長依舊是使用了夏侯灶的名頭。
沒辦法,這沿路的官吏眼尖,而大漢有他這般體格的壯漢又太難找,找來找去,唯獨夏侯灶的體格有些接近劉長,雖然矮了半截子,那就只能繼續禍害夏侯灶了,而且夏侯灶本就是在西域,他借著夏侯灶的名頭往西走,也沒有人覺得奇怪。
若是遇到認識夏侯灶的人,那就更不必擔心,認識夏侯灶,那肯定就認識面前的人是誰,若是別人問起,那也會一口咬定,面前這位就是夏侯灶!!就是夏侯嬰來了,這也是夏侯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