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和睦,安詳
好在,他們再走出了十多里路的時候,就遇到了國相領著的群臣隊伍,他們是來迎接君王的。
國相張相如,當真是越活越年輕,許久不見,此人還是一副精神奕奕的模樣,眼神明亮,佩著長劍,大步朝著劉長快步走來,唐國的老臣里,還剩下的就只有這位張相如了,像李左車他們都因為年紀的原因辭官回家了,那般年紀上戰車都費勁,更別說治理國家,目前唐國的群臣們大多都是偏年輕化,站在張相如身邊的那位國尉,才不過三十歲出頭,極為年輕
。
「大...陛下!!」
張相如險些就要喊出大王,可這么喊是大不敬的,故而急忙改變了稱呼,劉長卻不在意這個,笑著上前,抓著張相如的肩膀,認真的打量著他,「張公頗為硬朗啊!」
「托了陛下的洪福,臣硬朗!」
「哈哈哈,朕的洪福比夏無且那廝要靠譜多了,南越王和張右相都是托了朕的洪福,到現在還活蹦亂跳的!「
劉長開著玩笑,拉著張相如的手,詢問道:「這些年里,朕在未央宮,怎么都聽不到唐國傳來的捷報了?李太尉告老還鄉,唐國就拿不出什么成績了嗎?」
張相如還沒有回答,一旁的那個年輕人卻忍不住了,急忙開口說道:「陛下,并非如此!實在是那個傅清,不許我們再去打胡人!!弄得我們...」
「閉嘴!」
張相如嚴厲的訓斥了這個年輕人,隨即苦笑著看向了劉長,「陛下,目前的唐國正在全力操辦內在的政務,對內進行調整,故而沒有頻繁的對外出戰。」
兩人坐上了車,在群臣的跟隨下,朝著晉陽緩緩行駛而去,而在道路上,張相如也是說起了自己在唐國的一系列計劃,當初的唐國完全就是個戰爭機器,國內一切部署都是為了戰爭而準備的,以戰養戰,使得唐國迅速崛起,勢力無二,可是當匈奴人被趕走,最大的敵人消逝,廟堂設立夏國來收復塞外胡人的時候,唐國的內部就出現了大問題。
沒有戰爭了,軍功制不能再繼續維持了。
唐國是秦國的模板,是按著秦國的方式來迅速崛起的,沒有戰爭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滅頂之災。
張相如開始了國內的產業調整,企圖改變這臺龐大的戰爭機器。
因此在這些時日里,唐國放棄了對外的征戰,開始專心進行內部的改革,首先就是效仿其他地區,減少軍功制的影響,讓底層爵位更泛濫一些,然后嘗試著建立趙國那樣的繁榮的商業,積極跟燕國取得合作,確定商業上的合作關系,還有就是將原先的軍工產業變成民用產業,唐國的軍隊很多,光是戍邊的軍隊就有八萬多人,張相如將他們都變成了屯田軍,融入到秦同的麾下又進行了一系列的裁軍,將原先的官田和公田分發下去。
張相如的改革還是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唐國正在緩緩轉型,唐國的優勢很大,特產也不少,雖然開發西北讓他們丟掉了貿易的大額,但是毛皮和礦產他們都是大頭,煤炭上同樣如此,最關鍵的是,他們境內的官方商賈很多,從前都是用自己的特產換取糧食,供應大軍,戰船也不少,這些優勢都能讓他們在轉型后再次成為北方的經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