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舍人云集
“這都是因為寡人的功德啊,從這就能看出,論治理國家,阿父遠不如寡人啊!”
劉長傲然的說著。
洛陽令張開了嘴,可奉承的話怎么也說不出口,大王你才執政幾年啊,現在這局面,似乎是高皇帝,當今陛下,太后他們的功德吧...他不敢反駁,卻也不敢贊同,唯獨張不疑,臉都不紅,大聲說道:“陛下征伐匈奴,在北面擊敗強敵,通過自己的威嚴,在南面迫使南越臣服,治理國家,重用賢人,使得天下大治!”
“陛下的功德,三皇五帝也不能媲美,高皇帝亦然...便是皇帝也不能襯托出您的功績來,我聽聞,古有天、地、泰三皇,其中以泰皇最貴!陛下應該當泰天地大皇帝!”
劉長頓時放聲大笑。
幾個縣中官吏的臉色那叫一個復雜,實在是不知該說什么。
坐在上位,劉長卻問起了地方的情況,從戶籍,糧產,到一些新政策的作用。
當劉長問起他推行的新政策的時候,官吏們支支吾吾的,卻不敢說實話,只是奉承著這些制度。
劉長卻皺起了眉頭,嚴肅的說道:“哪有什么完美的政令呢?各地的情況不同,同樣的政策在地方所推行的結果也是不同的!你們食漢祿,如今卻不肯為王事,隨意糊弄,爾等怎么敢如此輕視寡人呢?!”
看到劉長生氣了,洛陽令不敢廢話,急忙說道:“大王啊,您下令讓百姓們自由進出各地..光是在這兩個月內,便有四萬多人來到了洛陽,其中有人愿意定居下來,想在這里成家,充實戶籍,也有人來貿易,來開肆,這都是好事,可因為進出的人員眾多,地方治安變得很是混亂...縣尉查案,也是遇到了很大的困難...”
“很多賊人都趁機流竄各地...”
洛陽令無奈的訴說著如今的情況,有利,也有弊。劉長上臺之后,先后頒發兩個政策,允許百姓自由出入,輕徭薄賦。劉長也有自己的想法,第一項法令是為了營造寬松的社會氛圍,第二項法令是減輕百姓的負擔。
暴秦留下的遺風,處處都是有嚴苛的律法和制度來限制百姓,怎么說呢,就是你外出散個步,都會觸犯將游罪,不乖乖在家里耕作,外出做什么?!然后就會被抓起來,百姓們所能做的事情,唯耕作與戰爭。
地方官吏并非是基層政權,他們是軍事動員單位,一旦發生戰爭,縣中官吏自動擔任軍職,帶著動員起來的百姓就奔赴戰場。
在這種高壓的社會氛圍下,百姓過著的是“軍管”日常,你哪一天起床,發現自己病了,沒有派人去稟告官吏,決定晚點再去耕地勞作,都可能會被官吏抓起來懲罰,因此,劉長原先在各地看到城池都是“死城”,除了劉長這樣的,誰敢在外頭閑逛呢?
包括商賈,市什么時候開,什么時候關,那都是有著嚴格規定的,除卻這些王公貴族,沒有人可以體驗到什么是輕松的生活。而黃老學說之所以興起,就是因為黃老所提倡的就是一種寬松的社會氛圍,官府不必什么事都去管,適當的給與百姓們生活的權力,讓他們像個人一樣去活著,不好嗎?
漢比起暴秦還是要寬松了不少,在秦,那就更加夸張,從衣食住行到所有的方面,官府都有明確的規定,而且刑法很嚴酷,尤其是在二世時期,你撿了鄰居家的桑葉,都可能被判處肉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