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天子之功德
不少大臣都認為這樣的娛樂風氣會毀掉大漢,只有劉長不以為然,適當的玩一玩又能有什么呢?
劉長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時日,就徹底改變了大漢的畫風。
大漢原先的畫風是類似秦國的,壓抑,厚重,嚴謹,百姓們走在路上,都要排隊,街道上都沒有閑人,娛樂活動更是想都不要想,那些百姓,就如大秦這臺機器的齒輪一樣,無休止的工作,不是在家休息就是在土地里耕作,農忙之后就是戰爭和徭役。
長安城內也沒有什么娛樂建筑,食肆里的人都是安安靜靜的吃飯,酒肆不許聚飲,而且這都是官辦的,尋常百姓就別想著進來了。
死氣沉沉,帶著一種肅殺之氣,正在耕作的百姓,聽到鳥叫聲,都能警覺的列出陣型來,隨時從農民和士卒的雙重身份里進行轉換。
可如今的大漢,處處都是歡聲笑語,街道上人滿為患,沿街都是商販的叫賣聲,隱隱還能聽到歌聲,幾個孩子玩著蹴鞠從一旁跑過去,酒肆里堆滿了醉鬼,劉長廢除了聚飲罪....
畫風直接從秦轉明了。
這熱鬧的都市,繁華的古代畫風,在劉長看來很是普通,可是對那些見證了秦國的大臣,乃至地方上的老人來說,就有點太驚世駭俗了。
社會風氣的轉變,影響到了文學。
而公羊壽所提出的改革,就是建立在這種大風氣轉變的基礎上。
劉安翻閱著手里的邸報,神色也逐漸嚴肅了起來。
他收起了報,前往自己老師的府邸。
司馬季主格外熱情的迎接了他,這老頭對待劉安和其他弟子時的態度是完全不同的,他們兩人坐下來,司馬季主便忍不住問起了教材的事情,那些東西,司馬季主也看了,可是他怎么都不敢想象,這是自家弟子會寫出來的,倒更像是陛下所寫。
“咳,我只是代筆而已。”
“主要還是陛下口述。”
司馬季主點著頭,“難怪呢,這些文章跟你平日里所作的風格截然不同,我就想到是陛下口述....陛下當真是大舉動啊,這一番更是將天下的士人們都給弄沸騰了,有很多人開始作新詩,那新詩,每句皆為五字,自稱為五言詩....”
“有的寫的還不錯,就是被諸大家所抨擊,認為不合詩,可越是抨擊,這類的詩卻越來越多....”
“不只是詩,還有幾個小說家整理了一本《伊尹說》,以伊尹為主,添加了很多民間傳聞,還有大量的杜撰,史家氣壞了,認為他們這不只是編造典故,而是直接扭曲圣賢,天下人大多反對,可他們將這本書放在了書肆后,不少年輕士子卻都買來觀看,那幾個人還因此富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