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長安能出什么大事呢?
劉長大喜,當即賞紀通華服,賞百金。而紀通卻說道“濟南郡的成果都是因為這里的百姓愛戴悠,這跟我有什么關系呢?,請陛下賞賜當地的百姓,讓天下人都來效仿他們!"
劉長自然沒有反對,又下令賜濟南郡新生的無爵孩子升一級爵位。
這下,整個濟南郡的百姓是真的開始歡迎陛下前來,發自內心的歡迎,他們四處傳播這個好消息,無比的開心。紀通也露出了心滿意足的笑容。
劉長在做完這些事情后,終于想起了自己來濟南的目的,帶著袁盎便前去拜見那位伏公。
伏勝的家在濟南米說也是一個大戶人家,他的府邸挺大的,或許是因為劉長要來,不只是府邸,就是門前的街道,都被弄得十分干凈,在紀通等人的陪同下,劉長來到了伏勝的家里。劉長并沒有讓他的弟子們將伏勝接出來,而是一頭撞進了內屋里。伏勝坐在床榻上,整個人看起來都是皺巴巴的,眼睛已經看不清什么東西了,聽的也不是很清楚,包括說話,都不是那么的利索,想要聽懂他說什么,還是有些費勁的,骨瘦如柴,瘦的有些可怕,渾身仿佛就剩下了骨頭,一副時日無多的樣子。不過,這是大漢的祥瑞,就是到了七十,那都可以算得上祥瑞何況是百歲呢,簡直就是祥瑞之中的祥瑞。
劉長好奇的打量著面前這位老者,他還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年邁的老人。伏勝的臉上滿是斑,眼睛都有些晚不開了。"臣拜見大王。
紀通大驚連忙說道∶"是陛下。"拜見陛下…臣口齒不清,不甚清醒…
老人并不害怕,只是笑呵呵的說了很多話,可劉長有些聽不清楚,還得紀通在他耳邊不斷的翻譯哈哈哈,膚這次前來,既是為了不使尚書失傳,也是為了見見您這大漢之祥瑞.您可有什么心愿劉長坐在了一旁,大聲詢問道
伏勝樂呵呵的說道∶"陛下到來之前,郡守曾找我,要我為濟南百姓討要些好處,可是臣覺得,這并不合適,有欺君之嫌。紀通臉都黑了,你這老頭,怎么說這話的時候就說的那么清楚了呢?
劉長卻哈哈大笑,說道∶“紀通這么做,是因為他的職責的緣故,他身為濟南那守,最重要的本職就是治理好濟南,只要不在地方上弄虛作假,為百姓討要好處并不算什么過錯。
老人聽聞頓時也笑了起來。臣常與浮丘生書信聯絡,大王比他所說的要更加賢明。
劉長愣了一下,在大漢,年紀不大地位不是很高的稱為生,如賈生,欒生這樣的,稱呼關系不是很親近的同齡人時往往會在姓后加個君字,而年紀大有地位的稱為公,如張公,周公等,而浮丘伯,劉長還是第一次聽到有人喊他浮丘生的,不過想到面前這位老人的年紀,劉長也能釋懷,確實啊,浮丘伯在此人面前只是個后生而已。
聽聞大王乃是張生的弟子..荀子都已經不在了,他的再傳弟子們都還是如此優秀。他若是知道這些事,定然又要仰起頭來訓斤我們劉長愣了一下,聽這意思,這位是認識自己祖師的啊。"他為什么要訓斥您呢?
伏勝笑呵呵的說道∶“他一直都覺得我們不會教導人,說我們是誤人子弟,不懂得正確的教導辦法,只懂得將自己的想法灌輸給弟子們,卻不讓他們擁有自己的東西,不過是將一卷竹簡上的內容抄到另一卷上,還漏抄了不少,長此以往,儒將不儒,可我們當時也很生氣,我們再教,那也是幾十年后,才能是儒將不儒,而您呢您現在的弟子里有一個是儒嗎劉長很喜歡聽故事,聽到伏勝說這些,不由得輕笑了起來。
是啊,祖師他教了兩個法家的,一個縱橫家的,一個毛詩派,也就是我師父,浮丘公還算是儒,可這兩個人都不是什么正經的儒!"伏公啊,朕的祖師是個什么樣的人啊?朕平日里詢問師父,師父總是不說,只說自己忘了。
伏勝回憶了起來,認真的說道”他是一個性子很急的人性格暴操,好為人師,語氣嚴厲,哪怕教導自己的弟子,也是以訓斥的口吻。紀通再次清了清噪子。
這話可不能亂說啊,陛下上位之后,不斷的抬高荀子的地位,您就不能說點好話嗎?劉長也很疑惑,問道∶“這么說來,朕的祖師就沒有一點優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