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要么咒殺朕,要么朕殺你!
平日里那些社交天賦點滿,人脈廣泛,什么事都能辦成,高朋滿座,日夜設宴高歌,長安誰人不識君的,此刻都已經慘死了,死因就是朋友太多。跟誰做朋友不好,去跟武最做朋友。
這些活下來的勛貴,不敢怪罪太后,只是將所有的怒火都放在了侯封的身上侯封死后,他的家人不知所蹤。
這大概是太后的承諾,幫著安置好了他的家人。
侯封將這些勛貴們得罪的太狠了,自絕于人,能保全家里人,就已經很不錯了,若是他不自殺,他一定會迎來勛貴的瘋狂報復,報復不了太后還報復不了你??想想滿朝的勛貴大臣們聯合起來對付一個人,那這個人的下場該是多慘。別的不說,就說一點,陳平的猶子陳道因為曾在武最麾下任職而被處死了。陳平年少時家里很貧窮,跟哥哥陳伯一同居住,家里有田三十畝。
這個三十畝地是按著秦漢畝來計算的,若是秦畝,五十畝才能養活一家人,若是漢畝,三十畝想養活一家人倒是可以,就是有些勉強。他的哥哥陳伯知道陳平喜歡游學,就承擔了家里全部的勞動,讓陳平安心去學習,省吃儉用的供陳平,陳平年長之后,長得很是俊美人高馬大,猛男一個,就有人嘲諷他∶“家里窮怎么還吃的這么壯碩啊?”2
陳伯的妻很厭惡陳平,覺得他好吃懶做,便總是幫著別人來辱罵陳平。陳伯大怒,就將妻給休了。6
陳平對這位兄長非常的敬重,他的兄長逝世,留下了一個兒子,陳平也曾盡興教導,可猶子實在沒有什么才學,好逸惡勞,眼高手低,總是與那些浪蕩子混跡在一起,陳平就給他微不足道的官職來讓他作為生計..結果,就被侯封以謀反的罪名給砍殺了。①陳平當時出現在皇宮里,大概也是為了給自己的猶子求情。2
而以陳平對兄長的敬愛,弄死了他唯一的猶子,那以后的下場,倒還不如自殺,給自己一個痛快的。太后確實沒有說錯,她這么一做,便直接改變了長安的全部風氣。
如今,這些人連門都不敢出,別說朋友,就是認識都不敢認識別人了,誰知道以后還會不會這么來一次??劉長坐在厚德殿內,召平只是低著頭,神色很是悲憤。召平是戰國時的人,如今活著,對他來說,比死了還要難受。4
按著戰國的極端風氣來說,他這樣多活一天,都是對他最大的羞辱。劉長并非是戰國時的人,可也能理解這種風氣
年紀越是大,這種風氣就越是濃烈,張不疑若是罵欒布這些為老狗,這些人頂多跟他爭吵,可他這么罵周昌,周昌就得跟他拼命了。戰國的只能被殺死,是不能被羞辱的。
當然,大漢在繼承這種風氣的同時,也做出了改進,可以受辱,不
愛大辱。若是按著戰國時的風氣來,劉邦屢次羞辱大臣,那廟堂那些受辱的大臣一個個都該去自殺,廟堂都得空了,可以說,高皇帝在改變風氣這方面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國內的事情沒有外人知道,知道的人都是朕的心腹,也不敢對外說…您說的天子詔,大家都認為是我兄長的…所有的錯事,都已經讓侯封來承擔,您這又是何必呢’
“陛下,臣豈能讓侯封之流代替臣去死?這是關乎道義的事情,跟天下人知不知道是沒有關系的。”2
"陛下悠學習荀子的學說,荀子曾說,哪怕是私下里做好事的人,也不能忘記了對他的獎賞,要讓他當眾受到獎賞,哪怕是犯下了再小罪行的人,也必須要將他拉到天下人的面前去處置他,讓他得到應有的懲罰!”③劉長看著面前這位倔強的舍人,心里的諸多挽留,卻在他用委屈的表情,蒼蒼白發之下退讓了。
“好..朕現在免您為庶民..看在你年紀大,便免去你的死罪,割掉你的頭發!”4“這條命,就暫時留著吧,去唐國,找個地方,為朕去耕作,多弄出些糧食來,算是贖罪了。”2"多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