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三:改革
“而在先賢之書內,我發現了一些想法,浮丘公就認為,天下事應當取決與天下人,而非君王一人?!?br/>
“既然我們不能擁護這樣的太子成為皇帝,那為什么我們不采取新的改革呢?”
“當今的天下,與過去不同,隨著啟蒙的興起,天下人越來越聰明,擁有自己的想法和智慧,我們應當結合全天下的智慧....當初安息文王還在世的時候,他就曾有過這樣的想法,只是因為宣皇帝的強勢,無法成功...如今我再次提起這件事,我想要與你們說說自己的想法,我的想法是,讓皇帝不再親自治理天下,我們可以設立內閣議會,由天下人來治理大漢,具體是這么做的....”
王莽緩緩說起了自己的全部想法,從地方推舉出各地的代表,然后由他們進行議會,最后由他們來決定誰來擔任大漢的領導者,由領導者來組建內閣,他又提出了很多的應對辦法,例如彈劾權,監督權,王莽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廟堂的三權分開,面對皇帝的人選,他認為要選宗室里的賢明的人來擔任,有惡劣事跡的都不能用...要善待皇帝。
他又談起了其他權力平衡的問題。
群臣聽的很是認真。
王莽也不知說了多久,這些似乎是他很早就已經開始構思的,當他說完的時候,整個廟堂里都是格外安靜的。
群臣有的驚訝,有的懼怕,有的驚喜。
呂公猛地站起身來,憤怒的指著王莽,想要說些狠話,遲疑了片刻,方才哆嗦著說道:“你...你是想要篡漢嗎?!你想要當皇帝?!你在民間的威望最高,若是推舉,肯定就是你來擔任!這是取亂之道!!”
甄豐不悅的說道:“你難道沒有聽到嗎?不是選皇帝,是選國相!!皇帝依舊存在,只是不參與廟堂的直接治理而已!”
“若是國相做錯了,那天下人就可以將他廢除,這不是很好嗎?”
“一派胡言!大逆不道!奸臣賊子??!”
呂公終于是罵了出來。
王莽并沒有憤怒,只是平靜的看著他,“我從來都沒有篡位的想法,我只是想讓大漢變得更好而已,過去的制度不能實用與現在,這是韓子曾說的,如今的大漢,需要這樣的制度,否則,就只能是分崩離析,我曾受到宣皇帝的恩德,也曾得到安息文王的遺澤,大漢天下,誰敢對皇家不敬呢?誰敢篡漢呢?您的話說的實在是有些重了?!?br/>
群臣頓時分成了兩派,大多數人還是支持王莽的,只有一部分人,此刻依舊在謾罵。
老太尉清了清嗓子,拄著自己的拐杖,站起身來。
眾人都停了下來,看向了他。
作為宣皇帝最親近的戰友,似乎老太尉是最有發言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