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稽山心經
因其境界只有開竅境,心法也止步在開竅境,連開竅境巔峰和圓滿也還未記錄。從記錄來看,明善長老修修改改,也并非是一氣呵成。
宋平存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他能感受到這部心法的獨特魅力,但是他也知道,這并不是他想要的心法。他需要的是一部適合自己的心法,如果可能,能跟隨自己的成長而不斷進化的心法。
于是,宋平存又開始在藏書閣中尋找他需要的資料,沒有明善的講解,想要在頂層其他心法和功法中明確和了解,還力所不逮。
只能轉身回到一樓,重新開始。
他一邊翻閱著各種心法,一邊思考著自己的心法應該如何構建。他想過以元素為基礎的心法,也想過以技能為核心的心法,但是都沒有找到自己滿意的答案。
直到他在書架最底層的角落看到一本《萬物志》,這是最普通的一本介紹世間萬物的雜書,連心法和功法都不是,只是系統的介紹萬物分類,便于門徒理氣時分辨自己的親和元素的屬性和分類。
突然有了一個想法,他想創造出一種新的心法。此等想法估計無數少年都曾有過,在宋平存的腦子里出現也不奇怪,好奇心趨勢之下,他默問稽山策,這一次稽山策沒有立即給出回應,在等待了約一炷香,宋平存都以為稽山策會否定的時候,一串信息反饋到他腦中。
“贈萬物靈氣,以反哺自身。”
宋平存大喜,他一遍一遍的理解,又一遍一遍的查看藏書閣中他認為有關聯的心法,終于在稽山策的幫助下,讓他有了一點眉頭。
這來源于明善長老的《大言展經》和《稽山策》的共同之處,都有海量的信息來源,通過交換的方式,獲取對自身提供幫助。
《大言展經》具體經由何種方式轉換,明善并未在其中寫明,應當是自創功法的一種保護或者因為不完整的關系。《稽山策》從何而來,別說現在沒有記憶的他,就是曾經身為天帝的時候,也沒有弄明白。不過,《稽山策》能策萬物,若沒有海量的信息,如何策?
有了眉目的宋平存,自然就開始又一次一遍一遍的查閱藏經閣的心法,而功法就先放置在一邊。
終于在兩日之后,確定了心經的修煉之道,通過冥想修煉心境,通過交換的方式與萬物產生共鳴,而如何交換,或許可以在今后再度詢問明善長老,只要對方不藏私,應該可以借鑒一二。
他的心法雛形開始逐漸成型,稽山策甚至用了一刻鐘的時間才給出反饋。
“可行”
喜出望外的宋平存感覺,這部心經很有可能會如同稽山策一般,帶給他萬物皆可用的功效,少年興奮的將這尚未出世的心經就已經命名為《稽山心經》。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