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一章 亂了分寸
明白了這點,馬友良就笑著:“代王的確是一代詞人,來,我們為此詞賀一杯。”
聽了這話,蜀王痛快的一觥而盡,眾人都立刻看明白了,蜀王面對著別人時,是一副淡定,可私底下已高興得快要瘋了。
本來嘛,能爭嫡的人,就只剩下三個人了,不,確切說是兩個半。
齊王到底是什么情況,蜀王其實已隱隱有了一點猜測,只是沒有具體的證據罷了。
但從近日來父皇對齊王的態度轉變,能看出皇帝對齊王的重視程度,是有所下降。
這樣的情況下,齊王雖不至于一下子踢出爭嫡的隊伍,但肯定是不能跟自己相比了。
蜀王之前有些摸不準父皇對代王這皇孫到底是什么態度,說是重視吧,蜀王知道當年父皇下令逼死太子的事,有這件事在先,父皇疑心重的性格,真能選擇代王?
就不怕代王上位之后翻舊賬?
要知道,就算是皇帝生前不被翻舊賬,可死后卻不是一死百了,新君一個評價,就能使入土的皇帝在地下生活苦不堪言。
前朝就有過例子,泰和帝無子,由宗室晉陽郡王繼位,是興安帝。
興安帝不是泰和帝的兒子,以藩王入繼大統,既無好感,又沒有直接血統關系,因此貶抑以凸顯自己圣明,就很自然發生了。
興安帝給泰和帝蓋棺論定時,就說:“泰和御宇十五年,不開經筵,耽樂嬉游,暱近群小,國勢浸弱矣!”
此一定論,善望氣者就云,灰黑之氣,加之三分矣!
要知道,皇帝之待遇,固主要是歷史功績,但也有幾分是繼位者給予的評定。
所以這新君的選擇,皇帝必是十分重視。
蜀王雖過去一直不是最受父皇喜歡的皇子,但勝在中規中矩,與父皇之間也沒有血海深仇,這種情況下,自己不該是唯一的選擇了么?
而代王突然之間被卷入“白日顯圣”這事,這不就是徹底被迫退出了么?
蜀王可不覺得,父皇能繼續容忍代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