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號稱是“凡有飲水處,皆有井龍祠”。到大鄭朝,雖然還用這井道,但龍君之祭荒廢已久,井水水質也有明顯下降。許多地方已經自行開鑿深井,使用地下水,而非所謂“龍宮之水”“前魏世祖,之于龍君,可謂厚矣。”齊王感嘆著,又看向謝真卿。這些記載不算絕密,但連自己都是翻找很久,才從故紙堆里找出。這位神秘莫測的謝“假世子”,為什么深知內情?甚至,時隔這樣多年,他還能指出一條能用的水道。齊王心中的猜忌,已經到了滿溢的地步。此妖深知隱秘,必有極大來歷,也許涉及前魏宮廷。謝真卿看著下方的井底,眸色閃爍不定。歷經一朝更替,即便是當年再怎樣顯赫的奇觀,也漸漸荒廢了。這地下水道,還暢通的,已不多了。“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耳畔仿佛有著溫潤之聲,在吟詠著這個魏世祖贈給龍君的詩詞。依稀間,可見龍影蜿蜒而過。又想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