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金錐行(4)
“只不過事到如今,再想讓我如何盡忠職守, 不免可笑。”張行早想跟白有思說清楚了。“我現在快點回到東都,升官發財, 結交豪杰,豎立我及時雨張三郎的名號罷了。”
白有思沉思片刻, 再來應對:“可你不是說以人為本嗎?”
“這便是問題所在。”張行終于也壓低聲音以對。“誰是人?”
“什么?”白有思微微一愣,似乎沒聽清楚。
“我說……誰是人?”張行低頭反問。“為了活人而裱糊這種事情, 也只是說大家都在大魏體制里,可以搬弄一二,盡自己的能力求個局勢里的最優解。可前面盜匪那里算什么?他們本該是朝廷救濟的饑民,本該是最被當成人的人,如今卻又拎著刀槍舉著旗號來搶糧,巡檢讓我以人為本……秦寶也說要盡力而為……可他們就不是人嗎?做了盜匪暴民,就不是人嗎?非逼著我打起精神去殺他們?”
“其實, 這里面有個關鍵。”白有思想了許久,認真來講,但不知為何,聲音也輕了很多。“咱們不用想那么多, 只想一件事,那就是大魏到底還有沒有救?我是這么想的,如果大魏已經徹底沒救,大廈必傾,那你想著造反是對的,不分官與賊也是對的,提前搖晃金柱子也好,躲一邊怕砸到自己也好,怎么都是對的……但如今的局面,大魏果然無救嗎?而你又為什么,似乎已經認定了大魏必然無救一般?它的軍隊在這里,疆域在這里,支持它的修行高手在這里,陛下稍微緩和一點,局勢便會漸漸好轉,苛稅未必也無救……張三郎,你自己來說,老百姓都能活著,才是最大的以人為本吧?”
張行沉默以對。
白有思說到了一個關鍵,一個他之前有些來氣時不曾、或者說不愿意認真去想的一個關鍵——這不是另一個世界的秦末、隋末,這是一個連地圖都變形了的有神仙有龍的新世界,朝代也是混亂的,他張三沒有資格憑著一己的觀點來認定一個龐大的近乎大一統的政權會因為苛稅就必定迅速消亡。
說句不好聽的,如果那位宗室中丞,也就是大宗師兼皇叔曹林一怒之下篡位了呢?或者逼迫當即圣上退位,扶持小皇孫登位呢?
一個小小的不流血宮廷政變,便很可能使國家氣象扭轉,最起碼不再有太多徭役。
而徭役,尤其是加在如今苛刻稅收之上的徭役,正是如今肉眼可見最有可能導致這個政權崩盤的直接緣故。
屆時,再難的太平延續,也比亂世血流成河要以人為本吧?
他張行憑什么認定大魏一定、必然、決然亡,而且就在眼前……若非如此,他現在憑什么支持和決意造反?
要是真造反,結果卻連累一圈人死光光,或者就是因為他造反,這大魏才亡的,他一個前二十多年鍵盤俠外加半年的靖安臺白綬,肩膀上擔得起這份尸骨累累嗎?
想了一陣子,張行倒也干脆,直接在樹下拱手:“巡檢說,如今正在觀想我張行,但觀想他人何止是成丹才有的事情?正所謂,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今天我也反過來以巡檢為鏡,心中多少有些得失……巡檢這個道理,我接下了,是我被江東事氣過了頭,不該如此。”
白有思難得展顏:“若能相互為鏡,并向做觀想,實在是更好。”
“但是巡檢,還有句話,叫做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張行認真以對。“若是我們盡忠職守,坦蕩做事,不負身前人,可接下來,還是半分不能阻大廈自毀,眾人皆有淪為齏粉之態,那巡檢也該早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