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荷戈行(14)
這當然是可以理解的情況,就好像均田授田制度下,理論上所有土地都是國家的,但實際上依然出現地主一樣,金礦這種東西之前理論上屬于大魏朝廷,但實際上在操作中卻也需要本地豪強協助管理……這一年來,協助管理恐怕更是淪為了直接占有。
這個時候黜龍幫想認真對待此事,把金礦收回去,所謂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自然會引發最直接的對抗。
“不是。”邴元正猶豫了一下,還是搖頭。“是我之前不知道龍頭要來,而且有傳言說是馬上要東進,那時候有本地的大戶前來示好、作保,為了安撫地方,我就把人放回去了。”
張行怔了一下,認真來問:“本地大戶是哪個?”
“一家姓劉的,管事的人叫劉范。”邴元正愈發尷尬。“是個之前在大魏朝廷那里做礦監的本地人。”
場面隨即顯得有些尷尬了起來。
過了一會,還是張行嗤笑一聲,打破了沉默,卻轉而談起了其他話題:“路上看到不少荒蕪村莊,還有燒壞的渡口……邴頭領知道是怎么回事嗎?”
“若是汶水上的那幾處,自然知道。”邴元正趕緊肅然起來,就在堂下朝著堂上堂而皇之坐著的張大龍頭做起了匯報姿態。“渡口是我們跟齊魯官軍幾次撤退時燒掉的,最早的要追溯到年后那一戰,最近的一次是魯郡郡卒出身的潰軍逃回來時燒掉的……至于村莊,也多是這半年陸續散掉的,不過,這其中倒不是在下故意推脫,可委實是別家的,尤其是齊魯官軍的緣故大一些……因為據屬下所知,最大一股離散潮,乃是今年年初魯郡被張須果奪回后,兵役、夫役又起來,且大軍進取鄆城,需要順著汶水運糧,當地人害怕再遇到三征那種事情,尤其是挨著渡口的村落,多有逃散。”
張行聽得妥當,連連點頭,卻又嘆氣:“邴頭領素來以聰明精干聞名幫內,之前在西線,閣下駐守匡城,凡事妥當,每次事情交代下去,都是你跟柴孝和那里最讓人放心……所以這次我才專門把閣下帶過來,就是準備借重閣下的精明能干,稍作委任的。”
“在下慚愧,委實沒想到龍頭會這么重視此事,一時辦錯了差事。”邴元正當然明白對方意思,還是剛剛的事情嘛,繞了一圈回來了,而且依舊是指責的語氣,于是氣氛愈發尷尬起來,卻只能勉力解釋。“但是龍頭,恕在下直言,想要地方安靖,本地人的力量總是要重視的,便是沒有這次陰差陽錯,我以為也該跟當地人軟一些相處才是長治久安的正途……”
“我懂你的意思。”張行想了下,認真來對。“百里不同俗,千里難通音,想要地方上治理妥當,總還是要繞回去倚靠當地人的本事。尤其是你邴頭領,本身是幫內少見的東郡本土出身干吏,想必對此事多有思索。但是,要我說,想要借助當地人本事卻不該這么簡單直接的……而且,邴頭領真以為這么干,便是跟本地人相與為善嗎?”
邴元正愣了一下,認真反問:“敢問龍頭,這話是什么意思?”
“很簡單,我問你幾個問題……你這么做,跟大魏朝廷對待本地豪杰有什么區別?大魏朝廷給本地豪杰一些封賞和特權,以作地方維系的手段不就是如此嗎?但是后來結果如何?本地人心服嗎?”張行正色來問。“大魏在東境長治久安了嗎?便是退一萬步來說,假如沒有遇到三征東夷,大魏這般對東境豪杰,就是對的嗎?”
邴元正沉默了一會,就在堂上拱手相對:“請龍頭賜教。”
“我的意思很簡單,對待地方人才,首先要放開限制,誠心接納地方人才進入黜龍幫高層,咱們不能學大魏朝廷,默認了關隴之外的人不能登堂入室,進入核心……當然,這不是你現在能決定的,所以這點與你無關,只是我既然說了,便是說這一條是沒大問題的……一定要給人留一個往上走的通道和希望,有這么一條路和沒這么一條路根本不是一回事。”張行脫口而對,儼然是早有想法。“但是如何挑選人才,卻是另外一回事了……我想來想去,無外乎是唯親是舉,論才再進,最后有德者而居于上。”
莫說邴元正,就連在場的王雄誕和賈閏士都聽得發蒙。
半晌,還是王雄誕沒忍住,當場來問:“張三叔,唯親是舉是第一條嗎?”